他和那些不講素質的旅客可根部沒有想到過要毀掉防沙屏障:“這也未免太小題大做了吧。我不過就是想多養些駱駝,解決沙漠旅游運力的問題罷了,你們叭叭叭往我頭上扣太多的帽子了。”
“胡楊說得在理啊。”一個蒼老的聲音插了進來。
眾人回頭,只見鎮子上幾位德高望重的老牧民到了現場。
王主任一陣詫異,在他看來,這多樣駱駝,受惠的是當地的牧民啊,“我不是早說過了嗎?征集駱駝,價格好商量,這是發家致富的事,你們怎么就不愿意呢?”
在王主任看來,這多少有些不識好歹了。
老牧民拄著拐杖,渾濁卻銳利的眼神落在王主任臉上:““王主任,你是城里來的大官,懂經濟,講發展,確實是造福牧民的事。可是——”老人家話鋒一轉。
“可這沙漠草原的規矩,也許你不理解。有些東西,不是越多越好。”老牧民的話里帶著草原老人滄桑的智慧。
老人家將目光投向遠處起伏的沙丘:“我們老輩人放牧,見識了太多草原上的事了,跟狼和黃羊也打過交道。可是咱懂得一個理,野外,黃羊多了,不是好事。它們能把草場啃得精光,連草根都刨出來吃掉,再好的草場,也經不住這樣啃,這就叫過猶不及。”
“同理——”老牧民的手指掠過巴太一眾的駱駝養殖戶,“現在這些駱駝,就像那過多的黃羊,多了也是草原的負擔。它們累趴下了,是長生天在喊停!你還要多養?不是在跟長生天作對嗎?這脆弱的草場,經得住這么多駱駝天天踩、天天啃嗎?”
老牧民樸素的話,沒有胡楊來的言辭激烈,卻句句在理;也許他沒有讀過太多的書,卻懂得草原上最樸素的生態平衡法則,看到了這片土地的脆弱。
于是,其他牧民開始竊竊私語:“是啊,土地承載不起太多的駱駝啊。”
“駱駝啃光了草根,你拿金子去買草,它能立刻長出來嗎?”
“多養駱駝還是不行的。”
王主任站在人群中心,第一次感到了真正的孤立無援。
如今防沙草格子的滿目瘡痍、駱駝的罷工、兵團的反對、還有老牧民的樸素箴言,就如同一把錘子,錘破了他精心構筑的“絲路穿越”幻夢。
“難道,我真的是太急功近利?”
“難道在這脆弱的生態上發展旅游得每一步都走的小心翼翼,戰戰兢兢如履薄冰嗎?”
他腦袋瓜子一轟鳴。
就在這時——
一聲驚叫劃破了長空:“著火啦!那邊著火啦!快來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