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禹哲想到此人,不禁笑了,他怎么又來了?
“直接打發(fā)了就是!”
“我們不是正在招收有賢能之人嗎?為什么不要這個劉福燈?”
“一無才學,二不能種地,這種人拿來干嘛?”
“可若是將人打發(fā)了,其他的有志之士估計也會打退堂鼓,要不讓他留下來?”
“留下來不是白給他發(fā)工錢嗎,再說了他能干啥啊?”
“采風官!”
唐禹哲當即就明白了,古時有專門的官員,深入民間采集詩歌,傳說,習俗等,為統(tǒng)治者了解民情,調(diào)整政策,提供參考。
再有也是文學創(chuàng)作的源泉,比如詩經(jīng)中的風多半是來自采風。
“行那你讓他進來吧。”
寧愿給他點銀子,讓他在外面找點事兒干,省的老是來衙門。
很快就有人將劉福燈引進來了,被封為采風官后很是開心,領了銀子高高興興采風去了。
唐禹哲將幾個燒陶師傅叫了過來,告訴他們要燒制瓷器的事兒。
幾個師傅連連擺手:“我們只燒過陶器,可不會燒制瓷器呀。”
“這個你們不用擔心,工錢我照發(fā),材料我來提供,燒制方法我來提供,燒壞了,我也不找你們麻煩。大家互相學習摸索。”
畢竟他也沒有實戰(zhàn)過,不知道究竟能不能燒制成功。
“不過有一點我要說清楚,燒制白瓷的技術是機密,絕對不能外泄!”
幾個老師傅對視了一眼:“唐公子這么相信我們,我們不會吧技術外泄的。”
王勝那邊工業(yè)村已經(jīng)建設完畢,就在永定河邊,一個占地三百畝的空地上。
唐禹哲給他取名玉凈村,至于技術方面的事兒,他打算交給夏之嵐來負責。
夏之嵐一臉害羞:“寫寫畫畫,算賬什么的,我還行,可你說的什么技術我根本就不懂。”
唐禹哲道:“不管做什么都有一個固定的程序,按照一定的方法和配比才能做出合格的東西。”
“這些我真做不來,很多東西我都聞所未聞,見所未見。”
“你可以跟著我慢慢的學,到時候不管是給我做個助手還是監(jiān)工,我都會輕松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