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制履帶(初代鐵牛腳)
功率:2
馬力,可拖五鏵犁
七日后,第一臺“蒸汽鐵牛”咆哮出坊。
履帶碾過泥地,留下兩條深深的齒痕;煙囪噴白霧,像龍息。
牛二看得直咽口水:“這玩意兒耕一炷香,頂十頭牛!”
沈青禾親挑
120
名女工,統一著裝——
青布短衫、束袖綁腿、腰挎銅口哨。
訓練三日:
早晨背蒸汽原理口訣
午后手搖啟動演練
夜間點煤油燈學看氣壓表
李忘川現場示范:
“點火、加水、拉閥,三步走。壓力到紅線,吹哨——突突突!”
女工們第一次聽見鐵牛怒吼,嚇得后退三步,又被沈青禾一聲哨子召回。
五姓田莊放出風聲:
“鐵牛?笑話!鐵疙瘩吃鐵吃柴,一響嚇死耕牛。”
“女人下地?莊稼漢都沒力氣,她們能翻幾寸土?”
驚蟄當日,灞上平原。
二十臺蒸汽鐵牛一字排開,黑煙滾滾。
沈青禾戴竹斗笠,哨聲短促——
突突突!鐵牛齊進,五鏵犁破土翻泥,泥浪像黑色潮水。
測產官目瞪口呆:
“一炷香,翻田二十畝!”
圍觀的世家管事臉色青紫,手里的算盤“啪”地掉地上。
第十六臺鐵牛突然熄火,蒸汽狂泄。
女工們慌了,沈青禾沖上去關閥,手背被燙出水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