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燕拉著李建設介紹親戚。
秦家莊是大村,秦淮茹家也是大家族,三男三女,共六個孩子。
秦大山作為家族長子,長輩離世后,他擔起了家長之責。
李建設逐一與親戚們問好,收獲滿耳的贊美。
“建設,淮茹,剛回來,先上炕暖和會兒。”李曉燕吩咐著,又轉頭對炕上的京茹、凡凡、超超說,“你們下來,讓給姐姐姐夫。”
李建設聽到“京茹”二字,多留意了幾眼。
炕上三個孩子,年齡五六歲至十一二歲不等,其中唯一的女孩,肌膚白皙如瓷,頭上扎著朝天辮,紅唇大眼,靈動活潑,宛如漫畫中走出的少女,美麗、純真。
秦京茹無疑是四合院中的顏值佼佼者,雖年幼,僅歲,但李建設已預見到她未來的光彩。
三個孩子被帶到另一間房,李建設與秦淮茹坐上炕。
親戚們圍坐四周,或站或坐,手持瓜子花生,談笑風生。
那個時代,電視、手機尚未普及,眾人無需低頭沉浸于屏幕,氛圍比后世家庭聚會更為溫馨融洽。
“大哥,淮茹嫁進城,你家日子定是好過了,咱村六百多戶,你家可是頭一份?”二姑羨慕地說。
“也不算頭一份,去年黑老六的女兒也嫁進城了。”李曉燕嘴上謙虛,心中卻滿是得意。
畢竟,黑老六的女兒怎能與秦淮茹相提并論。
盡管嫁進了城市,但對象卻是個瘸腿的無業者,靠領取低保度日。
二姑深知這位黑老六的背景,滿臉輕蔑地說:
“她家閨女嫁的那人,哪能與咱們建設相提并論?既無相貌也無工作,哪怕他女婿能在澡堂謀個修腳師的差使,我都算他有本事。”
三嬸兒也在一旁應和:
“確實,城里人也有三六九等,咱建設那可是頂尖兒的。
若我家京茹能尋得建設這樣的夫婿,我和她爹做夢都能樂醒。”
其他親戚也紛紛點頭贊同。
“沒錯,淮茹能嫁給建設,真是咱們老秦家積了大德。”
“軋鋼廠可不是小打小鬧的地方,待遇優渥得很。”
“建設身為采購員,以后咱們4隊的糧食直接交給他,賣給軋鋼廠,再也不用看糧所那些人的臉色。”
“糧所那些人,貪得無厭,就知道索取,一到掏錢時一個個都成了縮頭烏龜。”
……
秦大山話鋒一轉,突然宣布了一個喜訊:
“剛才閨女和女婿回來時,還帶了個好消息。”
此言一出,所有人的注意力都被吸引過去了。
“什么好消息?”李曉燕好奇地問。
秦大山望著秦淮茹和李建設,傻笑道:“閨女告訴我,她和建設結婚那天,也就是前天,軋鋼廠給建設升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