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干事與副主任之間,尚有兩級之遙。
然而,工作出色,晉升迅速的話,一年內連升兩級也非不可能。
李建設之前總是與馬大強針鋒相對,馬大強只當他性格倔強,無法接受自己的某些做法。
經易中海提醒,馬大強開始有所覺悟。
“馬主任,您因馮二曼他們堵門之事去軋鋼廠找李建設時,應已察覺他是個思維敏捷之人。”
“他剛接任代理采購處主任,便主動為各科領導采購物資,這表明他李建設是個懂世故的人,絕非一味蠻干的愣頭青。”
“那他為何屢次與您作對?”
“起初,或許因他站在我對立面,支持我競選而與他產生利益沖突。”
“但后來他地位提升,理應設法與您緩和關系,卻為何反而加劇矛盾,利用與我及二花與您的關系,對您進行打擊?”
“顯然,他的目標或許從一開始就是您。”
“只有將您從副主任之位拉下,他才有機會為陳干事鋪路。”
“這兩人顯然是狼狽為奸,而您和我,都是他們的眼中釘。”
“我們現在是同舟共濟。”
易中海一口氣道出所有推測,雖與事實略有偏差,但已相當接近。
若李建設在場,定會贊賞易中海的敏銳。
馬大強沉思后,終信了易中海之言。
無論李建設是否故意,當前局勢正如易中海所說,他的副主任之位岌岌可危,年前便可能被撤。
盡管他近來四處疏通關系,也只是讓上面的命令稍緩而已。
相較于鄭主任,他不僅職級低了一階,且為官時日尚淺,人脈資源遠不及鄭主任。
為保住副主任之位,他面臨兩條緊迫之路:
一是削弱對手實力。
二是強化自身業務。
以往,馬大強未曾留意比他低兩級的小職員,而今審視四周,發現整個街道辦中,業務進展最為神速的,竟是那默默無聞的陳干事。
“你先講講,需要我如何協助?”
悟透此理,馬大強終對易中海表示認同,主動詢問其策略。
易中海輕聲笑道:“馬主任,我的策略簡明扼要,分三步走。”
“首要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