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風沒有理會眾人的反應,繼續(xù)說道:“京城之所以有妖邪之說,皆因臣而起。所謂解鈴還須系鈴人,臣身為大周皇子,食君之祿,豈能坐視妖邪作祟,百姓不寧?”
他深吸一口氣,抬起頭,眼中閃爍著一種豁出去的“大義凜然”。
“臣,懇請陛下恩準!由臣親自前往石洞山,設壇作法,蕩平妖氛!”
“若功成,則還京城一個太平!若不成,臣愿以死謝罪,以息天下悠悠之口!”
此言一出,整個太和殿,針落可聞。
整個太和殿,陷入了一種詭異的死寂。
所有的官員,包括彈劾的發(fā)起者劉承在內,全都像被施了定身法一樣,目瞪口呆地看著楚風。
劇本不是這么寫的啊!
按照他們的設想,這個不學無術的閑王,在如此大的壓力之下,要么會嚇得屁滾尿流,語無倫次,要么會把責任推得一干二凈。
無論哪種,他們都有后手應對。
可誰能想到,他居然不按套路出牌,非但不辯解,反而把所有罪責都攬到自己身上,然后……然后主動請纓,要去“降妖除魔”?
這是什么操作?
自己彈劾自己,然后自己去解決自己搞出來的問題?
劉承的腦子,一瞬間有些宕機。
他感覺自己像是蓄力打出了一記重拳,結果卻打在了一團棉花上,不,是打在了一個主動把臉湊上來的沙袋上,而且這個沙袋還一臉興奮地喊著“再來一拳”。
這讓他無比的憋屈,有力無處使。
反對?
他怎么反對?
他剛剛才義正辭嚴地痛斥“妖邪作祟,百姓不寧”。現(xiàn)在人家要去“蕩平妖氛”,他要是敢說個“不”字,豈不是等于自己打自己的臉?豈不是說明他根本不關心百姓死活,只是想借題發(fā)揮,黨同伐異?
可要是同意……
那這場聲勢浩大的彈劾,不就成了一場徹頭徹尾的鬧劇?他們費盡心機搭好的審判臺,瞬間就變成了人家閑王殿下展現(xiàn)“神威”的舞臺!
他們親手把“降妖除魔”的“大義”名分,送到了對方的手里。
請君入甕,結果把自己給裝進去了!
劉承一張老臉,漲成了豬肝色,嘴唇哆嗦著,卻一個字都說不出來。
龍椅之上,楚云曦的嘴角,勾起了一抹若有若無的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