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劭讓小喬再等他幾日。等面過了濟北侯郭荃的使者,他便和她一道回漁陽。
幸遜既為相,又被幼帝劉通尊為相父,地位尊崇。不但皇宮如他宅邸,出入類天子輿駕,呼三臺召尚書若他家臣,甚至到了如今,因懶怠去往皇宮,命朝臣直接到他面前商議朝事。
時人坊間言,洛陽今有兩朝廷,一是皇宮里的千秋萬歲殿,一是相父蓮花臺。
蓮花臺的得名,來源于幸遜那座建于洛陽東郊的華麗別邸。廣廈軒宇,雕欄玉砌。園中湖池中間,建有一座形如蓮花的高樓,玉石筑階,鑲嵌金縷,內里不但積藏黃金珠寶,納盡天下之財,亦藏美人,猶如幸遜后宮。
蘇娥皇從十余年前嫁到洛陽起,便盛名遠播。
幸遜還在洛陽之外為刺史的時候,便聽聞過洛陽玉樓夫人之名。
除了她的美貌,也聽過她的命格。
后幸遜擁重兵入洛陽,鏟除異己,定時局后,
幸遜本是不快,聽罷,睡意全無,睜眼道:“當真”
蘇娥皇道:“丞相面前,豈敢胡言“
幸遜出神。
蘇娥皇下跪道:“方才那夢,實是清晰。便如親眼所見!我心慌不已,丞相何不派人去東郊看個究竟”
幸遜許。當即派人。天亮后,人來報,稱于東郊野地挖出千年龜甲,上篆九個大字:孫在山,走之運,王天下。已將龜甲奉于寶匣運來,請丞相過目。
幸遜當即召親信群下聚會于蓮花臺。眾人圍觀,無不稱奇。當中有主簿馮異道:“孫在山,走之運,乃遜,合丞相之名。此乃天降異兆,言丞相有坐天下之命!”
司直臧常也道:“漢室氣數已盡,民不聊生,天下怨聲載道,若非丞相一力苦苦支撐,早分崩離析。丞相有匡扶社稷之功,去歲又敗袁赭,海內人心歸一,當應天順命,正位九五!”
余下眾人,紛紛附和。
幸遜今雖尊顯無比,連幼帝劉通也尊他為相父,每至皇宮,跟前若無朝臣,幸遜坐位,幼帝反而立在一旁,戰戰兢兢,只是終究不及自己稱帝來的滿足,早就存了僭位之心。只是之前頗多顧忌。今日既得天兆,又有群下異口同聲主張上位,當下心動,留馮異臧常等親信私下議事,為自己擇日稱帝,大造聲勢,至晚方散,幸遜再臨蘇娥皇,欲以手揭她面上蝶罩,被阻,笑道:“丞相忘乎我曾告丞相,去歲我遇一方士,再問命格。方士云,我本有極貴之命,奈何左右蘭臺阻擋運勢,這才喪夫守寡,須以五行之金破運,這才面覆蝶罩。丞相取我金蝶,豈非破我運勢”
蘇娥皇遮瞞嚴密。幸遜雖也有所起疑,對她這托詞半信半疑。只是蘇女生而帶了異象之說,卻早根深蒂固,且昨夜又有她托夢之辭,助自己今日之事,幸遜自不會強行要解她蝶罩,反覺這般半遮半掩,更具秘韻,當下哈哈大笑,道:“夫人真乃妙人。得了夫人,方知我從前媾和之女子都不值一提!
他日我若為帝,必定迎夫人入后宮,方不負你生而異象之命!”
蘇娥皇道:“謝丞相厚愛。只是我卻擔心,丞相如今雖得天降祥瑞,恐怕諸侯未必肯從。尤其北方魏劭,他豈肯俯首稱臣”
幸遜聽到魏劭二字,勃然大怒:“魏劭小兒,去歲正旦日朝賀,諸侯無一不至,獨他不來!今歲又驅馮招占涼州,狂傲至此,真當我奈何不了他等我大事畢,我必親興兵,伐幽州!”
蘇娥皇道:“丞相果然有男子氣概!娥皇欽佩,便坐等丞相一統海宇,威加八方!魏劭野心勃勃,娶兗州喬女,乃借兗州,方便他日后南下圖謀不軌。丞相若伐魏劭,當一并伐兗州,如此方能一舉兩得,斷其后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