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老師更是滿臉不可思議:
“這……這怎么可能?這是孤品!史料上都沒記載過!”
張小采驚喜地看著陳尋:
“你好厲害啊!”
第二題很快出現(xiàn)。
【問題二:宋代五大名窯“汝、官、哥、定、鈞”中,哪一種瓷器的開片,被稱為“金絲鐵線”?】
這題比上一題更專業(yè)。
王老師這次學(xué)乖了,沉吟片刻,才謹(jǐn)慎地說:
“是哥窯。哥窯瓷器釉面布滿龜裂的紋片,大紋片顏色深,像鐵線,小紋片顏色淺,像金絲。”
所有人都以為這題穩(wěn)了。
吳焰也重新露出了勝利的微笑。
然而,陳尋又開口了。
“不對(duì)。”
“是官窯。”
王老師氣笑了:
“年輕人,你是不是想出風(fēng)頭想瘋了?金絲鐵線是哥窯最典型的特征,這是常識(shí)!”
“常識(shí)也會(huì)騙人。”
陳尋語(yǔ)氣平靜。
“你們看到的所謂‘哥窯’,大部分都是后世仿品。真正的宋代官窯,在燒制過程中,由于胎土和釉料的收縮率不同,同樣會(huì)形成開片。”
“而出土的實(shí)物證明,那種大片如鐵、小片如金的特征,最早出現(xiàn)在官窯器物上。”
他的話,如同天方夜譚。
王老師嗤之以鼻:“一派胡言!你有什么證據(jù)?”
陳尋沒有回答,只是看著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