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鞍山從瑞士滑雪回來,風塵仆仆地一腳踏進遠景集團總部,就給這棟大樓注了一針強心劑。
當天,他就召集了總部全體員工開會,會議室里擠得滿滿當當,連站的地方都快沒了。
胡鞍山往臺上一坐,西裝革履,頭發梳得一絲不茍。
他清了清嗓子,開門見山:“公司的發展戰略不變,咱們要堅決走多元化道路,不能在一根房地產的繩子上吊死。
我判斷,房地產未來也就剩十來年的繁榮光景,再往后就得走下坡路。
所以咱們得未雨綢繆,居安思危,提前布局。
生態旅游、有機農業、文旅產業、大型商業,這些都是咱們要發力的方向!”
會議一散,胡鞍山就雷厲風行地成立了幾個項目組,甩手把任務分了下去。
第一個項目組被派去東南區的那兩大片山林墳地,考察能不能轉型搞林業養殖。
第二個項目組奔向“民俗特色小鎮”
,力爭做成一個精品旅游項目。
第三個項目組更直接,直奔裕家超市,準備收購這家連鎖商超,把它收入囊中,拿到控股權——胡鞍山眼下已經是裕家超市的第二大股東,這回他要當老大。
三個項目組一成立,組員們私下里卻有點傻眼。
墳地上搞林業養殖?先不說這玩意兒能不能成,利潤率能有多少?
民俗特色小鎮那邊更離譜,連條像樣的路都沒有,游客來了都得先崴腳,要搞精品旅游,難不成還得自己掏錢修路?
這投資跟回報一比,賬怎么算都虧。
至于裕家超市,倒是沒啥難度,公司賬面上躺著大把現金,收購一個才二十幾家門店的小連鎖,也就是零花錢。
可這超市也沒啥硬資產,買下來能干啥?開分店賣菜嗎?
項目組的人嘴里不說,心里卻犯嘀咕。
不過抱怨歸抱怨,胡鞍山一回來,大家伙兒還是松了口氣。
這位白手起家的董事長在遠景集團就是個神話,當年從一窮二白硬生生把公司干到寧海房地產頭把交椅,誰不服氣?
雖說這幾個月公司被折騰得雞飛狗跳,可胡鞍山往這兒一坐,那股子穩當勁兒又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