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份厚禮,無聲地傳遞著韓玉春的態度。
他是真心希望秦良能在北部地區打開局面,穩定后方,分擔他東線的巨大壓力。
畢竟,如今的北涼軍主力被死死釘在武陽關,早已是捉襟見肘,根本無力分兵回援北部。
秦良的主動出擊,恰好填補了這片力量真空。
物資到手,秦良心中盤算并未停止。
有了這批軍資墊底,他仍需為接下來的行動做好更充分的準備。
尤其是考慮到陽谷縣如今的人口,在接收了其他四個縣逃難而來的幸存者后,人口已激增至兩萬有余。
這既是發展的基石,也是沉重的負擔。
而更關鍵的是,他此番率軍出擊,沿途所經過的那些歷經戰火的郡縣,必定有一定的流民。
這些流民,無需花費一個銅板去購買,只需提供庇護和一口吃食,便是現成的勞動力,遠比從奴隸販子手中買來的奴隸要好用得多!
兩天后的早上。
秦良帶著人就浩浩蕩蕩地返回了。
來的時候只有幾十人,離開的時候已經多了數十輛馬車了。
為了防止秦良中途出意外,韓玉春還特地派了一百多人護送。
對此,秦良只能說你人還怪好的勒。
七天后,秦良就帶著物資返回了陽谷縣。
伴隨著秦良的返回,整個陽谷縣徹底熱鬧了起來。
秦良成為子爵,也代表著他們成為了子爵封地的子民。
“子爵大人!”
陽谷縣城門,白山,張謙帶著一群人在這里迎接,內心都是激動不已。
在得知自己被安排前往北涼州,輔佐這一位秦良少爺之時,他內心是非常不平衡的。
可是誰能想得到,來這里還不到兩個月,他就見證了一個個不可思議的奇跡。
一年的時間,秦良從安南州秦家的一名普通子弟,成為了大秦王朝的子爵,一位名副其實的貴族。
這簡直已經不能說是奇跡了,而是神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