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的風吹動樹葉,發出沙沙的聲響。蘇蕪的呼吸放得很輕,輕到她自己都快要聽不見。
“什么作品?”她問。
“《燎原》。”
這三個字,讓蘇蕪的身體僵住了。那是她準備了很久的新書,是她打算用來突破自己的作品,里面的每一個人物,每一段情節,都耗費了她無數心血。
“他把版權轉讓給了誰?”
“一個叫‘晴嵐工作室’的地方。”謝靖堯的回答證實了她剛才的猜測。
晴嵐。
方少嵐。
原來他們早就鋪好了路。
“這份協議,有法律效力嗎?”蘇蕪的指甲掐著窗臺的邊緣,冰涼的觸感讓她保持著清醒。
“程序上是合法的。他有你的授權書。”謝靖堯的聲音很沉,“但是,這份協議的簽署時間,和你受傷入院的時間非常接近。如果能證明他是在你非自愿的情況下,或者利用你的病情謀取利益,就有操作的空間。”
“我明白了。”蘇蕪說。
電話那頭沉默了幾秒。
“還有一件事。”謝靖堯繼續說,“你之前拜托我的事,有結果了。”
“哪一件?”
“你讓我找人分析方少秋在陽臺打電話的口型。”
蘇蕪的身體繃得更緊了。
“我找了國內最專業的機構,他們出了初步的分析報告。”謝靖堯停頓了一下,“報告內容,和你之前的解讀,高度吻合。”
蘇蕪閉上了眼睛。
之前她憑借自己的唇語解讀,只能算作孤證,一種不確定的猜測。
現在,專業的分析報告,讓這份猜測變成了事實。
方少秋說的每一個字,都清清楚楚地指向一個方向:他在和人商量,如何將她的作品,變成方少嵐的。
“報告的電子版,我等下發給你。”謝靖堯說。
“謝謝。”
“蘇蕪,你現在有什么打算?”
蘇蕪睜開眼,看著窗外那棵高大的梧桐樹。
“你覺得,我現在應該有什么打算?”她反問。
謝靖堯沒有立刻回答。
“方少秋很謹慎,他做這些事,都用的是合法的外衣。正面起訴,勝算不大,而且會打草驚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