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懂!”侍女怎么會不懂。
“去吧。”孫尚香往外而去,“我會讓兄長把你們賞賜給我。”
“謝小姐開恩。”
午時。
周瑜姍姍來遲,來到吳侯府議事。
進入大殿后,無數目光投射而來,全都帶著審視與不滿的意味。
從早上等到正午,積累的怨念可想而知。
“周郎。”程普不悅道:“身為大都督,要以身作則。”
“今日升帳議兵,你卻遲遲未到,這就是貽誤軍機!”
作為三代老臣,程普有資格倚老賣老、開口指責,何況本就是周瑜理虧。
孫權暗暗竊喜,倒要看看周瑜如何解釋。
“老將軍此言差矣,我來得晚自然有原因。”周瑜渾不在意,“正是因為軍國大事。”
“哦?”程普冷笑道:“老夫請教大都督。”
“我與孔明定下盟書,確定孫劉主次關系。”周瑜臉不紅心不跳,瞎扯道:“昨夜在商議聯盟細則,一直持續到深夜,故而今日來晚了。”
說罷,周瑜看向場中的諸葛亮。
此舉不僅是推脫遲到的原因,更是對諸葛亮的一次試探,且看對方是否會幫自己開脫。
周瑜與諸葛亮之間有過節,正常而言肯定不會幫著說話。
若諸葛亮反常幫忙,則說明他已經被龐統說服,今日會配合自己行事。
“嗡嗡嗡”
在場眾人聽聞周瑜之言,頓時議論紛紛,就連孫權也是大吃一驚。
一時間,無數視線落在諸葛亮身上,等待他給出答復。
諸葛亮何其聰明,察覺到周瑜的試探之意,鼻子差點沒氣歪了。
但為了國家大事,還是按捺下個人情緒,幫忙扯謊道:
“我已與大都督定下盟約主次,孫劉兩家以貴方為主、我方為次。”
“大都督拖著抱恙之軀,與我商議到深夜,實在令人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