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著碗里的,”江昭寧的聲音陡然變得冷硬,“還看著鍋里的?”
話音落下,會議室內陷入了一種奇特的寂靜。
緊張的氣氛如同被戳破的氣球,瞬間消散了大半,但取而代之的是一種更深的、混雜著敬畏、困惑和恍然大悟的復雜情緒。
原來,書記真正在意、真正要敲打的,根本不是所謂的“頂撞”和“冒犯”,而是喬國良破壞了規則,逾越了職權!
這比李國棟扣的“政治問題”帽子清晰、具體得多!
劉博文和趙志幾乎是同時在心里長長地、無聲地舒了一口氣,后背瞬間被冷汗浸透,但這次是如釋重負的冷汗。
劉博文緊繃的神經終于松弛下來,他偷偷抹了一把額角的汗珠,心中百感交集:原來如此!
書記并非不講道理,也并非要置人于死地,他抓的是“規矩”這個根本!
自己的堅持,雖然尺度上與書記有差異,但方向沒有大錯!
趙志更是感覺從鬼門關走了一遭。
江書記沒有追究他的口誤,反而點明了問題的實質,讓他懸著的心終于落回了肚子里。
看向江昭寧的目光充滿了感激和后怕。
李國棟的心卻沉到了谷底,一股冰冷的寒意包裹了他。
他徹底明白了!
自己借刀殺人的算盤完全打錯了!
江昭寧不僅不想當他的“鐘馗”,反而敏銳地察覺到了自己被利用的意圖。
書記輕描淡寫地將“頂撞”定性為“小事”,卻揪住“越權”這個看似更專業、更客觀的問題大做文章,這既展現了他的“胸襟”和“實事求是”,又巧妙避開了被利用的陷阱,更敲打了喬國良,還維護了整個班子的運行規則!
一箭數雕!
喬國良的“罪名”,不是不敬,而是“僭越”!
這給了李國棟巨大的騰挪空間和新的切入點——清除不行,但合理打壓、限制,甚至“不升不降”的調離,此刻變成了貫徹江書記指示精神的最佳方案!
絕妙的理由已然遞到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