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熟悉感不僅僅來自于海棠的外表或者言語,更多的是一種氣質和態度,一種看待問題和處理事情的方式。
那種智慧和洞察,所展現出來的溫柔與判斷。
都讓茉莉感到一種強烈的共鳴和認同,只是感覺很熟悉。
于是一時間,茉莉陷入了深深的糾結和困惑。
一方面,她的理性告訴她,這種感覺很可能只是一種錯覺或者投射,是她自己的心理在特定環境下產生的一種反應。
另一方面,這種感覺又如此強烈和真實,讓她無法輕易忽視和否認。
經過短暫的思索和糾結,茉莉終于下定決心,決定直接詢問。
如果這種感覺只是一種錯覺,那么直接詢問至少能夠澄清這一點。
如果其中確實有什么特別的原因,那么這個問題或許能夠揭示一些隱藏的真相。
“海棠,你真的是海棠嗎?”
茉莉的聲音中帶著一種明顯的試探和懷疑,“如果你是海棠,那么海棠真的會那么能夠輕易接受這只是一段舊日之夢的事實嗎?”
她的問題直接而尖銳,沒有任何掩飾或者委婉。
“或許你可能會覺得我有些冒犯了,可是”
茉莉的聲音稍微柔和了一些,但依然充滿了探究和懷疑,
“我總感覺你比我們想象中的還要了解我們。按理來說,你應該跟我們不熟才對可你現在就好像很清楚,我們想要做的事情,還有我們未來會發生什么。”
茉莉的眼神變得更加銳利和專注,就像是在觀察一個復雜的實驗結果,試圖從中找出某種規律和真相。
“但我們卻對身為海棠的你感到很陌生,但同時又很熟悉。”
茉莉繼續道,聲音中帶著一種難以形容的復雜,
“陌生是對海棠的陌生,熟悉是你給我們的感覺很熟悉。就好像我們曾經在哪里見過,或者說,你就是另一個我們認識的人。”
茉莉知道,這個問題可能會冒犯到對方,但她依然選擇直接詢問,因為在她看來,真相比禮節更加重要,尤其是在這種危急的情況下。
桃夭聽完茉莉的這番話,臉上依然保持著那種平靜而溫柔的笑容。
她的眼神中沒有絲毫的驚訝或者不安,就像是早已預料到這個問題的出現,只是在等待合適的時機做出回應。
“不是都說了嗎?”
桃夭的聲音依然那么溫柔和平靜,
“請相信你們自己的判斷,無論是理性還是理智。”
“那如果你們真從此身這里感受到了熟悉感,實際上,你們內心已經有了答案了,不是嗎?”
她的回答既不是直接的肯定,也不是明確的否認,而是一種引導和啟示,鼓勵茉莉去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去相信自己的判斷和感受。
在桃夭看來,有些問題的答案不需要外界給予,而是已經存在于詢問者自己的內心深處。
茉莉聽到這個回答,明顯愣了一下。
她原本預期的是一個直接的肯定或者否認,一個清晰而明確的答案。
但桃夭的這種回答方式,卻讓她感到一種熟悉的震撼和驚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