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曼在梅樹的枝丫上發現了竹蜻蜓,但她此時塊tou差一些,夠不著。
周霏霏在鵝卵石小路上喊:“jiejie,你找到沒有?”
周小曼靈機一動,她是夠不到竹蜻蜓,她可以把周霏霏給抱起來,利用兩人shengao的疊加將竹蜻蜓拿xia來啊。
小姑娘笑嘻嘻地被舉gaogao,手一揮,竹蜻蜓倒是掉xia來了。但今晚風大,輕飄飄的竹片又被卷著掉到了旁邊的草叢里。
周小曼
分卷閱讀7
放下了笑得臉通紅的周霏霏,笑道:“行了,我去撿。你回大路上去,這邊蚊子多。”
梅樹擋住了直行的道路,她繞了小半圈,中途還驚到了一對情侶模樣的年輕人,才撿到竹蜻蜓。
那女的也許是害羞,看了她經過,立刻將腦袋撇到了邊上。那男的倒是一臉不懷好意的模樣,在她臉上轉了好幾轉。
周小曼微微皺眉,她厭惡被這樣盯著瞧。拿到了竹蜻蜓,她就趕緊往大路上跑了。
轉頭的女子這才敢把臉露出來,語氣有些焦灼:“糟了,肯定是被這賤人給看到了。都怪你,我說去電影院,你非要來這里。這婊子跟川川住一棟樓。”
被指責的男人絲毫沒有安撫她的意思。去電影院難道不需要買票,誰掏錢?他看著周小曼離去的方向意味深長:“喲,這就是周小曼,長得不錯啊。難怪你一天到晚針對人家。那個川川算個球。老子站在他面前操你,他都不敢放個屁。”
女子氣憤起來:“你再這樣講話,我以后都不跟你玩了。”
男人立刻放軟了語氣:“別啊,小明。放心,你能掌控好你的小四。”
后面的話語模糊起來,有窸窸窣窣的衣服摩擦聲跟女子低喘間隙的怨懟:“你去摸就是了。她哪里沒被摸遍啊。曼娜不就是喜歡被人摸嘛。”
作者有話要說:咕~~(╯﹏╰)b存稿用完了,碼字去。
注:小四跟小明是電影的主人公,這部電影是張震的第一部電影。百度來的影片簡介:影片以60年代初臺北的真實事件為背景。60年代初的臺灣好像一切都是灰的,渾濁的空氣里也流動著灰暗的味道,失落和絕望的情緒籠罩在城市上空。來自四面八方的外省人操著他們各自濃重的口音,山東話,上海話,蘇北話,四川話……在這個城市奔波忙碌著。隨軍逃到臺灣的家眷們形成了一個個被人們稱為“眷村”的小村落,在這樣一個城市里,小四、小明、小馬、老二、小貓王、飛機、滑頭、小虎、小翠……他們成長著,并且拉幫結派地出來混,“小公園幫”和“217眷村幫”逐漸成了勢不兩立的對頭。[2]
在臺北,建國中學夜間部的男生小四是個置身學校幫派對立之外的好學生,父親是奉公守法的公務員,母親在小學代課,1949年從大陸遷來臺北。家里共有5個孩子,大姐為了幫父母承擔家庭重擔,放棄出國的愿望;二哥和小四一樣,沉默寡言;三姐是個虔誠的基督徒,謙卑忍耐;張震是家里的老四,所以被叫做小四;家里最小的小妹是個發育迅速的小女孩。
小四與家世不幸的女孩小明十分投緣,暗生情愫,“小公園幫”的老大哈尼也傾心于小明。小明父親早逝,母親把一切希望都寄托在她身上,她過早地成熟,同時周旋于幾個男生之間。數學考試,因滑頭抄襲,小四被記大過。哈尼回臺北,要小四好好照看小明。
由于幫派之間的紛爭,哈尼一個人去對抗“眷村幫”,結果被對方的老大山東推到了火車輪下。小四參與了圍剿“眷村幫”替哈尼復仇的行動,山東被殺。
小四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