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臺灣話劇界元老田琛的成為第一部正式參加戛納金棕櫚獎角逐的中國影片。
李翰祥(臺灣導演):1960、1962、1963
入圍”金棕櫚獎“。因富麗堂皇的宮廷布景和服飾奪得最佳內景攝影色彩獎,成為第一部在戛納獲獎的華語電影。
1964年,唐澄的水墨動畫獲得第17屆戛納電影節榮譽獎。
1975年,胡金銓奪得僅次于金棕櫚獎和評審團大獎的最高綜合技術獎,將中國武俠電影推向了世界。1983年岑范成為首部入圍戛納”金棕櫚獎“主競賽單元的大陸影片。
1990年,張藝謀獲得首屆路易斯―布努埃爾獎。
1993年,陳凱歌獲“金棕櫚”大獎(第一部“金棕櫚”大獎華語影片),侯孝賢獲評委會大獎。
張曼玉
張曼玉(3)
1994年,張藝謀獲得評審團大獎,葛優獲最佳男主角(首位華人戛納影帝)。
1995年,張藝謀獲第48屆戛納最高技術大獎。
1997年,王家衛入圍主競賽單元,奪得最佳導演獎(王家衛成為首位獲得戛納最佳導演的華人導演)。
1999年,陳凱歌獲得戛納最高技術大獎。
2000年,王家衛獲得戛納最佳藝術成就獎(杜可風、李屏賓、張叔平),梁朝偉榮膺戛納影帝,姜文的獲評委會大獎,楊德昌的獲最佳導演獎。
2001年,侯孝賢、蔡明亮獲戛納技術大獎。
2002年,伍仕賢的電影短片成為首部入選戛納電影節“導演雙周”單元的華語短片,廖琴獲“一種注視”特別提名獎。
2004年,張曼玉(法國電影)摘戛納最佳女主角桂冠(首位華人戛納影后,首位亞洲戛納影后)。
戛納國際電影節李宇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