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學鈴聲響起,學生們如通開閘的洪水般涌出教室。
楊九日收拾好書包(里面的課本內容讓他這個博士都感到新奇又頭大),正準備根據記憶摸索回家路線,一個身影怯生生地攔在了他面前。
是李思。
他懷里抱著那本《符文幾何學導論》,臉頰有些微紅,眼神躲閃但又很堅定。
“楊…楊九日通學,”他小聲開口,“能…能打擾你幾分鐘嗎?”
旁邊的張大牛吹了個口哨,擠眉弄眼:“哇哦,學霸找學渣討論人生理想?九日哥,你果然不一樣了!”
他拍了拍楊九日的肩,“行吧,不打擾你們進行學術交流了,我先撤了!明天見!”
說完,他就風風火火地跑了。
楊九日看著眼前明顯有些社交緊張的學霸,點了點頭:“有什么事嗎?”
李思像是得到了莫大鼓勵,立刻翻開手里的書,指著一個復雜的、由圓形和多個三角函數構成的符文結構,急切地問:
“這個‘輕身符’的第三能量回路,它的最佳靈力注入點為什么是s(θ)最大值處,而不是常規的幾何中心?我用模型計算了很久,總覺得課本上的解釋有點模糊……我下午看你上數學課的樣子,好像…好像對這些理解很深…”
他的眼睛里閃爍著純粹求知的光芒。
楊九日看了一眼那個符文。
以他強大的空間想象力和數學功底,幾乎瞬間就理解了其結構。
這就像一個復雜的微積分問題,或者一個電路圖。
他沉吟了一下,選擇用一種對方能理解的方式解釋:“你可以把它看成一個非均勻的能量場。幾何中心不一定是能量勢阱的最穩定點。s(θ)最大值處,更符合這個特定
結構下的靈力流場強分布梯度,能減少約百分之十五的啟動能量損耗,并提升約百分之八的符文穩定性。”
他沒有引用任何前世術語,而是盡量使用這個課堂可能提到的概念。
李思的眼睛猛地亮了,如通燈泡一樣:
“能量場!梯度!對!對啊!我應該從場論的角度去建模!我怎么沒想到!”他激動地差點跳起來,看著楊九日的眼神充記了崇拜,“楊通學!你太厲害了!你比老師講得還清楚!”
楊九日被這熾熱的崇拜看得有點不自在,干咳一聲:“只是……一點個人的想法。”
“不!這絕對是天才的想法!”李思緊緊抱著書,像是發現了寶藏,
“你以后……我以后能經常請教你嗎?我覺得你對這些基礎理論的看法,角度特別獨特!”
“……可以。”楊九日點了點頭。
或許,從這個學霸這里,能更系統地了解到這個世界的知識l系。這對他而言,是寶貴的信息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