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脈沖在1:12出現,比第一次稍微強一些,依舊整齊得像量好的刻度。
“它像是在等回聲。
”韓昭忽然說。
安簡微微一愣:“什么意思?”“第一段和第二段之間的間隔——”他在紙上畫了兩條線,“正好符合阿爾卑斯那次異常的延遲參數。
”屋子里短暫安靜下來。
阿爾卑斯的那次信號是他們在過去兩年里唯一一次確認“非自然”的樣本,也是elias失蹤前最后參與分析的項目。
第三段信號在1:33準時出現。
莫德看著屏幕上的波形,緩緩呼出一口氣:“數據備份,雙重加密。
”安簡點了點頭,飛快將所有采樣導入外置硬盤,又用黑色防水布將設備蓋好。
短暫的整理后,他們分頭行動——韓昭帶著兩名技術員沿著北坡方向的鄉間小道走去,在三處事先標好的點位埋下指尖大小的傳感器;莫德則在駐地院外選了個高地,架起另一臺朝向碑林的收發裝置。
沿途的村路在夜里shi滑而狹窄,鞋底碾過碎石時發出輕脆的聲響。
韓昭一行人路過一片稻田,微光下水面映著搖晃的星影,田埂上偶爾躥過夜行的小動物。
傳感器埋設在草叢深處,細細的天線探出土面,靜靜對準北坡。
這些裝置外觀看似普通的定向天線,但內部換上了他們自己改造的接收模塊,專門捕捉特定頻段的脈沖。
風壟山那邊的霧越來越濃,月亮被遮住,只剩下霧氣反射的灰白光。
安簡把一支探桿緩緩chajin松軟的土壤,連接到便攜終端上。
屏幕上立刻跳出一組低頻波動,與夜風的節奏并不一致——“它在地下也有回響。
”她低聲說。
韓昭趕來,蹲在她身旁看數據,眉心越皺越深:“不是地震前兆,這個結構更像是……有序振蕩。
”莫德的聲音從對講機里傳來:“所有設備保持運行到日出。
天亮之前,不要離開警戒范圍。
”時間在儀器的蜂鳴聲里慢慢過去。
凌晨四點,東方微微泛白時,北坡方向忽然傳來一聲低沉的轟鳴——極短,卻讓腳下的土地微微顫了一下。
安簡下意識抬頭看向山脊,卻什么也沒看見,只有霧被風吹得往高處翻滾。
終端屏幕上的曲線劇烈抖動了兩秒,隨后迅速回到平穩,像什么都沒發生過。
黎明時分,所有設備按計劃斷電收起。
莫德最后看了一眼北坡的方向,霧氣在晨光里顯得比夜里更厚,像一面無聲的幕布隔開了視線。
“數據夠了。
”他對韓昭說,“今天白天我們去那三個波動點做地面采樣。
”韓昭點頭,把裝有硬盤的黑色防水包遞到他手里:“這些,不能離開我們視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