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抬起頭,目光穿過碑林,看向遠處的北坡。
那里的山脊線在陽光下清晰分明,而風壟山的頂端,卻始終籠著一圈不散的薄霧。
“繼續(xù)記錄。
”莫德收起測振儀,“把地表溫度、風速、聲譜都同步上去。
”安簡背著設備繞到碑林另一側,忽然停下腳步:“莫德,你看這個。
”在兩塊傾斜的石碑之間,有一段被泥土半掩的石板路。
石板表面有著細細的紋路,像是人工刻出的圖案,但年代久遠,已被風化得模糊不清。
她用手背輕輕拂去浮土,露出其中一段呈弧形的刻痕,隱約像是某種軌跡線。
莫德蹲下觀察,眼神微微一凝:“拍下來,不要動它。
”午后的陽光逐漸變得刺眼,測量工作比預期耗時更久。
韓昭那組在北坡的采樣也遇到意外——有一處傳感器記錄到短暫的強烈波動,而當他們趕到時,附近沒有任何可見的動靜。
土壤剖面并無異樣,唯一不同的是,風在那個位置格外安靜,連草葉都不動。
“像是被什么擋住了。
”技術員嘟囔道。
韓昭將那片土壤和草根一并取樣,封進貼有紅色標簽的密封袋。
傍晚,兩組人幾乎同時回到駐地。
安簡第一時間將白天的全部數據接入主機,與昨夜的信號樣本疊加比對。
結果讓他們一時間沉默——無論是碑林的振動頻率,還是北坡傳感器的波動,都與昨夜三次脈沖的時序高度契合,幾乎可以畫在同一條時間線上。
“這不是巧合。
”韓昭低聲道。
“它們在互相響應。
”莫德的手指輕輕敲在桌面上,“不止一個源點,而是一個結構。
”夜色再次降臨時,風壟山方向傳來一聲悠長的低鳴,比昨夜更清晰。
駐地院里的監(jiān)測設備一齊亮起,屏幕上的曲線開始緩緩爬升。
莫德站在窗前,看著遠處的黑暗,眼神深得像一口井:“今晚,可能會更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