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婆婆還有這好東西?那我可得去討點。”
說著,他又拿著碗走了。
蕭立全程默默喝米湯,一聲沒吭,更沒說那是自己喝過兩口的。
他怕半夜被揍。
米湯喝完,正式開飯。
五張桌子,每桌五菜一湯,熱乎乎的饅頭和米飯管飽。
一上桌,所有人都出奇地安靜,只剩下挑菜、扒飯、咀嚼的聲音。
大窯村的人不一定寢不語,但肯定食不言。
倒不是他們有多注重禮儀,而是以前窮,吃飯如果多說兩句,那就沒得吃了。
如今嘛,算是表達對食物的尊重。
姜挽挽晚飯已經吃過,此時挨著爹娘旁邊,靜靜啃著姜寒山帶回來的香酥雞。
等她慢條斯理啃完一個雞腿,桌上眾人也差不多吃飽了。
姜寒山拿出手帕給她擦干凈手,一邊給對面的崔石使了個眼色。
崔石會意,走出大廳,很快又拿著一個小木箱子回來了。
他將小木箱子直接放在了蕭立面前。
蕭立一愣,沒反應過來。
姜寒山道:“這次得到這么多馬,不能白要你的。”
“這是村里商量好,分給你的,里面有些銀錢,還有幾畝地的地契。”
蕭立想說不用,就聽他繼續道:“分了地,你以后就是村里真正的一份子了。”
“以后就得和村子風雨同舟,榮辱與共。”
這話一出,蕭立沒有再推辭,果斷收下箱子。
他知道,這次對方是真的接納他成為村里人了。
他接受這些,也代表徹底與大窯村綁在一起。
而在他收下箱子后,整個飯廳響起了熱烈的鼓掌聲和喝彩聲。
“來,我們敬蕭立,歡迎他加入大窯村。”
隨著崔秀眉一聲令下,在座的人,端酒的端酒,端湯的端湯,都站起來敬他。
蕭立忙端起一碗熱湯回敬。
這個夜里,春意尚寒。
大窯村村民的心,卻是熱烈滾燙的。
他們縱情歡笑,大聲說話,暢聊到深夜。
待各自回家時,那輪圓月已上中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