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去縣里,就在家門口工作,工資和縣里的幾乎一樣,誰能不心動。
同時,馬場長跟上面申請了知青下鄉之后,第二個月就有四個知青下鄉到大荒地農場來。
原本聽到選拔條件都想要放棄的人,聽到農場要開學習班,上了學習班考核成功就能參加工作后,一個個都打起了精神來。
他們的小學畢業都是因為在農場吃不飽飯,縣里做扶持工作,說只要去最近的小學上學,就包一頓飯,所以那個時候他們才每天天不亮就起來去上學。
而現在的孩子已經沒有這樣的政策了,留在農場的小孩基本上都沒上過學。
聽到農場自己準備弄個學習班以后,大家報名都很積極,但報名識字班的比較多,因為是免費的,小學班和初中班的統共只有十幾個人。
阮玉聽到這報名結果也不意外。
整個村子里上過學的就那么多,慢慢地等識字班的升上去就好了。
馬場長直接將知青分給阮玉來管。
新來的知青是兩男兩女,年紀都在二十歲左右,其中一個女生是高中畢業,其他三個都是初中畢業。
高中畢業的阮玉將人分配到了初中班,其他三個,一個男知青在小學部,另外一男一女都在識字班。
她準備識字班開兩個班級,一個是針對成人的,另一個是針對孩子的。
農場那么多孩子,建立小學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總不能讓他們一直都沒有學習的機會,至少等到有小學的時候,他們能迅速地跟上步子。
現在農場幾乎沒有空房子,阮玉就提議用養殖場的名義出錢,跟農場一起蓋幾間校舍。
馬場長批得很快,養殖場和他們各出一半,還仍舊算他的功績,反正現在場部也有些余錢。
定下來以后,就張羅農場的年輕男人一起開始挖地基蓋房。
蓋房子的事情一耽擱,再加上阮玉招工沒有性別要求,反倒是農場的女同志報名學習的多了起來,離家近工資高,還能照顧孩子,這工作是真的好。
阮玉這段時間在忙著管知青教學上的事情,去縣里幫他們買資料都費了不少勁,這段時間整個人都瘦了不少。
她定的招工考試時間是八月中旬,進行第一次招工考試,一個月的時間,讓想要通過學習班進養殖場的人都有了緊迫感。
白天做工,晚上學習,這段時間的農場,人人都累并快樂著。
也就是在這個時候,農場引來了阮玉的老熟人。
馬場長孫主任以及王干事和她,都坐在辦公室里開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