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統計下來,北府軍陣亡和因傷病退出戰斗序列的人,將近九萬人。
其中,田兵損失兩萬三千人。
雖然北府軍的損失很大,但北桓的威脅已經解除了,云錚的精兵計劃也正式實施。
云錚揮動大刀,直接將北府軍的常備軍砍到十萬三千人。
其中,北麓關和各城的衛戍部隊加起來五萬人。
真正用于常備作戰的兵馬,只有五萬三千人。
三千血衣軍,由秦七虎和盧興統領。
剩下五萬人,分成五部。
其中,騎兵四萬,全都一人雙馬,分別由俞世忠、屈峙、馮玉、鄧保統領。
重步兵一萬,王器為主將。
一旦雁回山大營稍微有個樣子,王器和俞世忠就要率部進駐雁回山大營。
云錚為北府軍的主帥,獨孤策為副帥。
同時,兩人也擔任軍事學院的院長和副院長。
至于淘汰下來的士卒,云錚沒有將他們打成田兵,而是提出預備役的概念,將淘汰下來的士卒全部轉入預備役。
這些預備役,基本分布在三邊城和定北。
預備役的士卒也要負責屯田、修路等事情,但任務比田兵少很多,還是要確保他們的日常操練不落下。
云錚對預備役部隊的要求很簡單。
放下武器能干活,拿起武器能作戰!
除此之外,云錚還要從北桓、蒙鶻、真紇的俘虜和即將遷移來的北桓人中挑選一萬五千人的仆從軍,其中騎兵五千,步卒一萬。
這一萬五千的仆從軍由傅天衍和霍崮統領。
仆從軍的百夫長和千夫長這些,都由大乾的人擔任。
每個百人隊都要有北桓、蒙鶻和真紇三部的人,讓他們相互監督。
云錚還給仆從軍制定了極其嚴苛的軍紀。
一人叛逃,相應的百人隊及其家眷全部連坐。
云錚本來還想給仆從軍的每個百人隊都安上教導員的,但眼下沒有太合適的人選,只能先等軍事學院的首期人員結業后再進行。
之前被獨孤策打入大牢的那些將領,每人杖責三十,全部進入軍事學院。
如果通過考核,還可以委以重任。
如果無法通過考核,以后就在軍事學院當教官。
對于云錚的安排,獨孤策倒是沒有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