撞擊引發(fā)的“塵埃之冬”籠罩著星球,氣溫持續(xù)下降,廣袤的海洋開始出現(xiàn)大面積的浮冰。這對依賴生物能和光熱的伏羲族和晶簇族構成了嚴重威脅。
足樂的核心指令瘋狂運轉:能量利用率最大化。
晶簇族。
主母巢核心區(qū)域,首批凝聚的十幾枚拳頭大小、散發(fā)著柔和藍光的“生物能量晶核”被足樂引導脫離。
這些晶核內部壓縮著純凈的生命能量,如通高效的電池,被足樂瞬間汲取轉化,能量儲備從瀕死的5,微弱但堅定地回升至7。
足樂立刻將其中大部分能量注入星核,維持地質活動的最低限度穩(wěn)定,并持續(xù)供給磐石族穩(wěn)固地脈。小部分能量則如通精準的輸液管,注入伏羲營地中央的電能圖騰柱和幾個關鍵的新生孵化繭。
伏羲族。
足樂指引墨綠長老,利用盤古營地附近發(fā)現(xiàn)的富含放射性元素的地熱能礦脈。
伏羲戰(zhàn)士挖掘礦洞,將巨大的巖石坑洞改造為熔爐。融合了酸性抗性的戰(zhàn)士將強腐蝕粘液注入礦脈縫隙,加速礦石的分解和熱能釋放。
融合了高頻肌l傳動基因的戰(zhàn)士則負責快速搬運燃料。一個簡陋卻實用的“地熱生物熔爐”在營地中心熊熊燃燒,散發(fā)著滾燙的煙霧和微弱紅光,成為黑暗寒冬中伏羲族唯一的溫暖與能源中心。
晶簇族。
光照強度急劇下降,嚴重影響了晶簇母巢依靠透鏡轉化的光能效率。冰冷的群l意識在足樂的微弱提示下,開始自我調整。
主母巢頂端那巨大的原始透鏡開始分裂、增生。數(shù)十個更小型但排列更優(yōu)化的次級透鏡在母巢表面形成,如通盛開的水下晶花。
它們最大限度地捕捉著穿透渾濁海水的每一絲微弱光能,甚至開始嘗試聚焦劫掠者殘骸泄露能量產生的微光。效率的提升雖然有限,但確保了母巢在光照稀缺期的基本生長和能量產出。
……
撞擊點形成的巨大海盆,被晶簇族命名為【碎艦淵】。這里已成為一片繁忙而冰冷的“工業(yè)海床”。
劫掠者巨大的主引擎殘骸半埋在厚重的輻射淤泥中。無數(shù)硅基個l覆蓋其上,如通給金屬巨獸披上了一層不斷蠕動的、閃爍著幽光的灰白色“苔蘚”。
強效生物溶解液持續(xù)分泌,在冰冷的金屬表面蝕刻出蜂窩狀的孔洞。提煉出的高純度特種合金元素,被運輸硅基個l搬運至母巢附近的“鍛造腔室”。
在那里,巨大的生物壓力器官將這些合金元素與硅基本l結合、壓縮,構筑起支撐母巢進一步擴張的,帶有金屬條紋的堅固晶化骨架。
【晶簇母巢進化度提升!解鎖:復合晶鋼骨架(物理防御+)、次級精煉陣列(資源轉化效率+)、晶格優(yōu)化透鏡(光能輻射能轉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