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番話語,擲地有聲。
噎得那群文官啞口無言,殿內一時落針可聞。
胤帝眼底深處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光芒,抬手虛按:“楊將軍稍安勿躁。愛卿們所言皆有道理,然北疆將士之功,確不容抹殺。”
他沉吟片刻,做出決斷:“賜鎮北府金千兩,錦帛五百匹,另賜……其余諸將,依律論賞。侯府撫恤,加倍發放。”
“臣,謝陛下隆恩!”
楊嵐抱拳謝恩,神色坦然。
胤帝似忽然想起什么,語氣變得隨和:“對了,今日已是八月初,轉眼便是中秋。宮中照例設宴,與群臣同樂。楊將軍,你常年戍邊,辛苦異常,此次務必與家人同來。”
“朕記得,侯府那位世子,也有些年頭未曾入宮了吧?此次,便帶他一同前來,讓朕也瞧瞧。”
楊嵐心中猛地一緊,面上卻不動聲色,躬身道:“陛下厚愛,臣感激不盡!只是九弟他腦疾未愈,言行無狀,恐于御前失儀,沖撞圣駕及諸位宗親大臣。往年均是如此,故……”
胤帝輕輕擺手,打斷了她,臉上帶著似是而非的笑意:“朕聽聞近日京城流傳一首《鳳求凰》,詞句精妙,意境高遠,據說便是出自這世子之手?”
“如此才華,豈能因小恙便常年拘于府中?朕倒是越發好奇了。此事不必再議,中秋之夜,朕要見到你們幾人。”
楊嵐心下暗沉,知道再也推脫不得,只得垂首應道:
“臣,遵旨。”
退朝鐘響,楊嵐面無表情,大步流星走出金鑾殿,身后隱約還能聽到那些文官壓抑的議論聲。
回到鎮北侯府,楊嵐即刻將皇帝旨意及朝堂交鋒告知了老太君、沈知微等人。
廳內氣氛頓時凝重起來。
“皇帝這是非要策兒露面不可了?”老太君憂心忡忡,手中的佛珠捻得飛快。
嬴如玉也是一臉焦慮:“宮中規矩繁多,禮儀繁瑣,九弟他從未受過這些教導,這可如何是好?”
沈知微秀眉微蹙,沉思片刻道:“陛下突然堅持要見九弟,恐怕不止是因那首詩。北疆大勝,侯府聲望更隆,陛下此舉,既有試探也有安撫,更要將侯府徹底置于眾人目光之下。九弟不去,便是抗旨,予人口實。”
她看向楊嵐,語氣果斷:“大嫂,事已至此,推脫不得。離中秋尚有十余日,明日起我便親自教導九弟宮廷禮儀,至少不能讓人在明面上抓到錯處!”
“如此,便有勞知微了。”
老太君稍稍安心,如今府中,若論心思縝密、謀略周全,無出沈知微其右者。
消息很快傳到了蕭策耳中。
“中秋宮宴?皇帝點名要我去?”
蕭策放下手中正在改進的玻璃配方,眉頭緊鎖。
來福在一旁急得團團轉:“世子,這可怎么辦啊!宮里規矩大得很,萬一您不小心得罪了哪位貴人,會不會惹來大麻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