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雙柔軟的手緊緊攥住她的手,灼燙的淚水滴落在她的手背上。
她用力睜開眼。
映入眼簾的,是一雙哭得紅腫不堪的眼,還有一張憔悴凄涼絕望的美麗臉龐。
這是她的娘親馮氏,飽讀詩書,能詩會畫,在閨閣時是聞名京城的美人。十五歲時嫁給武將裴仲德做續弦,不知多少人在背后唏噓,巧婦伴拙夫,鮮插在了不解風情的牛糞上。
她在不懂事的少時,也為娘親惋惜過。這樣美麗嬌柔的女子,嫁給一個比自己大了十來歲的粗魯武將,一年見不了丈夫幾回,常年獨守空閨。
當今太子是已故張皇后嫡子,二十四歲時被冊立儲君,孝順仁愛,在朝野聲名極佳,朝堂里擁護太子的官員頗多。
大伯裴伯仁在太子府做著七品洗馬,頗得太子信任重用。父親裴仲德是十二宿衛將軍之一,麾下有三千精銳騎兵。
裴氏兄弟向太子靠攏效忠。裴家的滅門之禍,也因此而來。
孝文帝在張皇后死后,立了寵妃為皇后。宮女出身的劉皇后,寵冠后宮,生的皇子最得孝文帝喜愛。孝文帝封幼子為魏王,封地離京都相隔只幾百里。
魏王成年后,娶了中軍將軍司徒喜的女兒。后宮有劉皇后撐腰,岳父執掌宿衛軍,再有孝文帝的偏愛,這幾年魏王勢力迅速壯大,和太子有分庭抗禮之勢。
太子和魏王表面勉強維持平和,私下里紛爭不斷。
魏王出手狠辣,對忠于太子的官員下黑手,貶官撤職都算輕的。執掌三千精銳騎兵的裴仲德,成了魏王的眼中釘。
魏王一出手,便置裴家于死地。
裴仲德遭人構陷,被謀反罪問斬抄家,裴氏男子全被砍了頭,只有八歲以下的堂弟們僥幸活了下來,和裴氏家眷婦孺一同流放至幽州。
年邁的祖母禁不住流放之苦,半路病逝,連口棺材都沒有,用草席裹了,埋骨在官道旁。
嬌弱的娘親馮氏,出人意料的堅強,撐到了流放之地。
流放之路千余里,走了半年多。裴氏族人從一開始的三百多人,到幽州后只剩兩百,死了近一半。
幽州天氣寒冷,山多林多猛獸更多。習慣了溫暖南方的族人們紛紛病倒。需要大夫需要藥材需要糧食,更需要有人庇護。
那一年,她才十三歲,正是年少倔強的時候,不顧娘親阻攔,帶著堂姐堂妹們上山尋藥材,結果遇到一只半大的猛虎。堂姐葬身虎口,兩個堂妹受了傷,她奮力殺了猛虎,臉頰卻被猛虎抓傷,留下了可怖的抓痕。
馮氏大哭一場,然后抹了眼淚,在夜半出去,直至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