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損失不可謂不大。
做出這個決定,確實需要壯士斷腕的決心。
(請)
偷營
林豐一直待到亥時末,已經快到半夜,才命令隊伍出發。
讓眾人意外的是,林豐帶著隊伍來到了北城門下,拿出大將軍的手令,讓軍卒開門放行。
經過守城軍卒的仔細辨認,確實是真的手令,才在疑惑中,將厚重的城門打開。
四千人馬,前面是林豐整編的兩千人。
后面跟著趙碩的兩千衛隊。
轟隆隆開出城去。
夜色黑暗,沒有火把照明,林豐和秦方走在最前面。
韋豹帶著游騎,一出城門便快速消失在黑暗中。
根據林豐的判斷,韃子瘋狂地窺探邊城的狀況,目的就是要不讓邊城軍卒出來。
也不讓外部物資運進城內。
那他們會將重點放在邊城西門。
韃子的三個營寨,都會有人馬駐守在西門方向。
北城的韃子營寨,此時應該是最薄弱的環節。
所以,林豐決定,半夜偷營。
韃子營寨與邊城北門的距離是二十里左右,黑燈瞎火的,馬隊行走緩慢。
林豐掐著時間,差不多半個時辰后,才下令所有戰馬的馬蹄子用棉布包裹起來。
馬嘴里綁上一根木條。
所有軍卒在左臂上綁一條白色布條,不允許發出半點聲音。
他的命令經過一層層軍卒傳遞到最后。
當趙碩聽到這個命令時,疑惑地問身邊的程兵。
“怎么回事?他要干嘛?”
程兵也不明白,兩人又同時看向行在一側的華鷹。
華鷹四十多歲,是趙碩的侍衛,也是管家和智囊。
“侯爺,出了邊城,處處危機,咱聽他的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