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靜也說:“你收多了,人家用不起,收少了咱虧本。”
“咱一畝地就按一文收,十畝地十文錢,貴不貴?”
林通沒好氣地說:“照這樣收,咱得賠得去當褲子?!?/p>
林豐搖頭:“一年三熟,咱就按十畝地,六十文水費?!?/p>
扭頭沖白靜道:“你算一下,一共多少地?!?/p>
白靜皺眉說:“只算咱嶺兜子這片的地,一共開發了有兩萬余畝吧。”
“咱能收多少錢?”
“按十畝一年六十文,兩萬畝百二十兩銀子差不多吧?!?/p>
林通笑道:“只夠打六眼井的,其他跟誰要錢?”
林豐算計著:“兩萬畝地,需要多少眼井?”
“至少二百眼井,紋銀四千兩,還是成本價。”
“這可是一次投資終生受益的買賣。”
“俺恐怕活不到有回頭錢的那一天?!?/p>
“如果我把成本價壓到二兩銀子,這活有賺頭沒?”
林通干脆擺手:“沒可能,反正我不做這賠本買賣?!?/p>
“行,那就官府牽頭,做一做這賠本的買賣?!?/p>
林豐讓文程貼出公告,愿意交錢用水的,可到衙門報名。
對于缺水的農戶,基本上都是挑水澆地。
不但費時費力,而且根本無法滿足土地的澆灌要求,以致糧食產量很是淡薄。
一文錢一畝地,很是便宜,而且沒錢還可先賒欠,有錢時再還。
一時衙門前擠滿了買水澆地的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