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英正色道:“市舶司的官員上書這件事你也知道了,不止是寧波市舶司,還有廣州、泉州市舶司,都有苦處,就連沿海衛(wèi)所面對小股海寇不斷襲擾也頗感無力。陛下差我來,是想找你索取不沉落的海上堡壘圖紙。”
顧正臣微微皺眉:“不沉落的海上堡壘,說到底需要強橫的力量來護(hù)佑,這里的力量,指的是善戰(zhàn)的水軍將士與火器。眼下火器改良并沒有完成,即便是拿出圖紙,也無法實現(xiàn)對大片海域的管控、威懾,無法完成對海寇的徹底打壓。”
沐英嘆了一口氣:“我知道如此,靖海侯吳禎也給陛下商議過,只是東南沿海時不時送至金陵的海寇襲擾文書,每隔幾日就會觸動陛下,長年累月如此,陛下怎能不心有焦慮,不急切靖平大海?”
顧正臣低頭看著茶湯。
海寇就如同打游擊一樣,搶一個地方換一個地方,人手還不確定。
出動衛(wèi)所軍士少了吧,可能還弄不死這群不要命的海寇,出動衛(wèi)所軍士多了吧,又可能會導(dǎo)致其他地方防御空虛,說不定還會虛晃一槍,這邊鬧出動靜,轉(zhuǎn)身就跑其他地方搶了一把。
雖說海寇鬧不出來什么大麻煩,談不上什么占領(lǐng)土地,威脅大明統(tǒng)治,可總這樣搗亂,不說朝廷顏面不好看,就是沿海的百姓也遭其害,過著提心吊膽的日子。
這不符合一個大一統(tǒng)王朝的常態(tài),穩(wěn)定與和平,能安穩(wěn)過日子,不用擔(dān)心任何人踹門而入,搶走自己的糧食、財物與親人,這才是王朝統(tǒng)一之下的常態(tài)。
老朱建立了大明,自然也渴望大明的百姓回歸平靜的生活,只有這樣,才覺得天下大治,他做了個成功的皇帝。
顧正臣理解老朱的心情,看向沐英:“圖紙需要幾日時間,只不過朝廷未必會答應(yīng)。”
“為何?”
沐英疑惑地問。
顧正臣苦澀地說:“海上堡壘是船。”
毛驤插了一句:“造船便是,咱們大明又不是不會造船。長江里的船多的是,龍江船廠有不少船匠。”
顧正臣看向毛驤,問:“龍江船廠打造的大福船,需要多少銀錢?”
毛驤皺了皺眉頭:“不甚清楚,大致應(yīng)不會超出九百兩。”
(請)
n
暢談戰(zhàn)艦,寶船將出
顧正臣端起茶碗,抿了一口:“一艘海上堡壘,所需銀錢恐怕八倍或十倍于大福船。”
沐英、毛驤有些震驚。
一艘船,造價竟是如此高昂?
朝廷在造船這件事上,大部分錢糧都拿去打造馬船、糧船,像是只適合海洋的大福船水,則顯得縮手縮腳,依舊是以開國之前的船只為主力,修修補補能用就行,每年新造的大福船只能以個位數(shù)來論。
要知道,打造大福船,并不只是大福船本身,還需要配套相應(yīng)的軍士,相應(yīng)的器械,在其形成戰(zhàn)力之前與形成戰(zhàn)力之后,可都需要持續(xù)的錢糧供給。
沐英有些為難,看向顧正臣:“耗費如此巨大,朝廷恐怕無法下定決心去做,戶部、工部與中書那里都不好通過。”
顧正臣沉默了會,開口道:“這筆賬看似不劃算,但所帶來的效益卻是無法估量的。要說服陛下打造海上堡壘,就需要先算清楚這一筆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