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登恍然向天,拍手叫絕。
如此布局,堪稱絕妙!
“這都是曹公之謀?”
許澤笑道:“曹公帳幕之中,有我等賢才,翻手之間布出此局,兗、徐,何愁不定也!”
“原來如此,曹公力主唯才是舉,能得諸位賢才,實乃是識人善任之勝也,令人敬佩。”
陳登腦海中浮現(xiàn)出許澤、郭嘉二人的名字。
一旦徐州之戰(zhàn)的軍報傳遍四海,此二人的名字將會如雷貫耳。
這該讓冀州何等羞愧?
袁紹設(shè)立“海內(nèi)名士”的門檻,如今可是人盡皆知,許、郭二人離他而去,卻能立下這些功績,打出如此精妙的戰(zhàn)績。
無異于給那些名士一記重拳!
權(quán)謀奇才,難道只出名流嗎?
當然不是!寒門、士子,天賦異稟之人比比皆是,神州大地人才輩出,豈是名門可以囊括?!
這一刻陳登胸中自有豪氣,腦海中想象著曹操帳幕之內(nèi),那些出身未多光耀,但才學可玩弄人心的身影。
不知許兵曹在其中可占第幾席?!
“所以,陳氏欲在亂世得盛名,不可沽名學袁公!”許澤語氣低沉,落地有力,直指陳氏陳登內(nèi)心渴望。
陳登瞥了他一眼道:“曹公又不是只要寒門、黔首,名士之中亦有大才!”
他輕松顧左右而笑,意有所指的諄諄善誘:“今次攻徐,謀臣之中所來四人,郭奉孝為祭酒、戲志才為副手,程仲德與我,則隨行帳議,共商計策。”
“以你陳氏的情報,難道不知何人未來徐州?”
陳登思索了片刻,雙眸一凜,道:“荀文若。”
接著,他更加驚訝:“曹公將整個兗州都交托給荀君?”
“那是自然,初進兗州時,可是文若兄一己之力,擔起了后方給養(yǎng),他可是獻出半個潁川為資助,方才有了第一戰(zhàn)的精兵。”
許澤特意將“半個潁川”說得很著重。
而后取下精鍛的佩刀放在案上,笑道:“這是我為兵曹時,文若兄長送我的刀,出自潁川大匠之手,名為承潁。”
陳登聽到這,方才明白弦外之音。
他在暗示我,效仿荀君,舉陳氏家資、半數(shù)下邳資助。
是不是還暗示我送他一把刀?
不一定是刀,反正暗示我送禮。
所謂不可沽名學袁公,指的是我等名族出身的賢才,不能過于注重門楣而失去投身明主的機會;同時也是自省,不能因為文武多寒門,就放棄對名族子弟的吸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