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觀自己,只能和老賈頭去校場操練騎術。
有什么好練的!區區賈詡,再過十年,我定能勝之!
許澤和諸葛亮私語片刻,而后抬頭向典韋笑道:“阿韋,去準備八百名軍士,在東南郊外設壇,我不日之后登壇作法,為瑯琊祈雨。”
“啥時候求雨?你還有這本事?”典韋呆若木雞,不禁發樂,他根本不信。
許澤嘴角一揚:“什么時候作法,就等孔明算出來再說了。”
諸葛亮和陸議一樣,長輩離世后需要早早主事,故此提早取得表字。
他的名里為“亮”,取“孔明”則為折中延釋。
這種類似的名字還有韓愈,愈有進之意,于是“退之”以折中,表達了長者的規勸、期盼。
至于取自何處典籍,那就是隨意都能自圓其說的了。
這話說出來已經很直白了,典韋恍然大悟笑了起來,“哈哈哈,還是你鬼點子多!!”
……
九日后,陽都東南臨時在一處廟宇旁臨建法壇,許澤一身法袍披頭散發,帶宿衛、侍女捧供奉至壇祭祀。
持劍做法祈求風雨。
此事在幾日內早已告示百姓,屯民亦是期盼許澤有這樣的能力,能夠通鬼神,達天意,若真如傳說一般,說許澤是天降佑漢的賢才,那向老天借雨說不定真能借來。
百姓思考不了太多,見大旱太久擔憂今年之收成,于是也都關注此事,辰時許澤登壇的地方,有幾千名百姓遠遠地觀望。
遠處亦是可見許澤在壇上舞劍,作法起煙,青煙飄搖而上直通云霧,融入山澗云霧,仿佛是云龍歸海。
到接近午時,果然起風。
天邊的云彩逐漸變黑,天色黑壓壓的沉了下來,仿佛籠罩在瑯琊天上。
午時一過,仿佛是天色驟暗,豆大的雨滴嘩啦啦的落了下來。
隨后變得細雨連綿,潤澤大地!
整個陽都附近,盡皆歡慶傳言!都在震驚于許澤有祈天求雨的本事!真乃是天降英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