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許澤這樣,特意回到人群前,將祈雨之功德又加于百姓自身,是上天感念徐州百姓勞苦艱辛,方才降雨以酬。
在許澤激昂的話語中,天道酬勤這句話在很多人心中似乎已經具象化。
賈詡、諸葛亮、陸議等看著許澤的背影,都有種奇妙的感覺,頗有灑脫之感,雖做了這等鬼神玄說之事來振奮人心,最終還是以言語相鼓勵,再自破玄說。
自這一日后,瑯琊各地屯田更加踴躍,百姓、商賈、豪族對自己田土亦是看護謹慎,勞工自發(fā)應征來廣修溪井,已有不少當地賢才向瑯琊各村亭獻河陂修建、河渠挖掘之策。
比之春耕時,氣氛更加熱烈,光是土地開屯就在短時間內增兩成之多,軍屯之地軍民共屯更是踴躍,耕牛得豪族出借上千。
許澤之言行,被剛剛到達的許靖、孔融得知,皆是嘆而不言,心緒震動。最終二人在一番沉寂之后,都給予了他能開定人心、農耕安境的評價。
和當初皇甫嵩使民安定的風評幾乎等同。
祈求得雨斷斷續(xù)續(xù)的下了六七日,而后到了真正的酷暑,但是百姓在農耕之時已不再那么擔憂懼怕。
整個瑯琊境內一派踴躍祥和,治安整肅,商道興旺通達。
陽都軍營。
許澤收到臧霸的消息后,知道泰山郡亦傳去了求雨之事,以及曹昂、許澤興屯之策,同樣民心穩(wěn)固,在邊關地帶亦是加駐了不少兵馬,未曾見到青州兵馬襲擾。
戰(zhàn)事暫休,一切順遂。
許澤和諸葛亮、賈詡等在臨靠河邊的屯地散步休憩,以慰辛勞。
這段時日以來,許、曹兩人幾乎每日都會親自督巡耕地,以寬慰百姓,所到之處盡皆踴躍,有時許澤也會親自耕種,以其耐勞的體能振奮人心。
所以如今得閑休息,難得的喘息時光。
“學生近日觀各地送來的民情,都較為安寧,想來秋后若是欠收也不會有人生亂,”諸葛亮面帶笑意,即便是他曾經反復推演狀況,也沒想到會有如此順遂的光景。
“我還會調運,在陽都建一座小倉城,”許澤嘆了口氣,笑道:“我散了萬金家財,向南州求購了大量的糧食,會在數月之內運到瑯琊。”
“萬金……”
諸葛亮苦笑搖頭,真是狠人吶。
但如此一來,瑯琊百姓是真的有保障,仿佛身處城墻之中,徐州北境也能得到鮑公資助,成為第二個戰(zhàn)略要地。
青州想要自瑯琊入徐州幾乎不可能。
我留在族地,真乃是最明智的決定。
諸葛亮早在徐州大戰(zhàn)那一年,憑十余歲的才智,就可看清未來局勢,本以為青徐邊境兩郡都會在大戰(zhàn)之中。
那時他認為靠臧霸這一班賊寇出身的人,難以久持,甚至還會左右搖擺,裹挾百姓,但他也認為曹操會看到此地的重要性,予以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