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吟這番話很久很久,許澤方才自心中靈光一現。
合肥!?
善守之將鎮守合肥,輔以周泰、蔣欽,如此便可守住整個儒須口一線,最多將更外側的裕溪口歸還。
那這個合肥守將。
歷史已經給了我答案啊!
許澤猛拍手道:“我有一人可舉薦!立刻派飛騎回許都,請丞相派張文遠鎮守合肥!將儒須口、逍遙津、裕溪口大任交托給他。”
“張遼?為何是他呢?”
賈詡疑惑不解,沒有明白許澤的心思,他經常會有這種迷惑,不清楚許澤看人的標準。
“嗯……張遼領兵自律,極善沖鋒,而且他麾下舊部騎兵善于奇襲,逍遙津、裕溪口道路狹窄,很好立功。”
“真的?”
賈詡和諸葛亮對視一眼,都覺得這個理由似乎,站不住腳……
君侯怕不是想提攜張遼,不過若是沒記錯的話,君侯和張遼之間哪里有什么情分,之前根本沒怎么見過面。
“發令便是,待他來守合肥,我們便可以出兵去陸路。”
“行……老朽倒要看看,這張文遠如何守儒須口。”
……
從許都走豫州一線,乃是許澤曾經建起來的貪圖,同樣是在汝陰停駐,而后補給軍需,再整備起行。
張遼接到天子詔書后,立刻自許都南面出發,沿主路日夜兼程,所帶兵馬也不多,無非是自己舊部八百鐵騎。
他們行軍的速度甚至比許澤更快,直奔儒須口而去,不消三日即到達。
而許澤現在才剛到廬江和江夏的交界,也就是防線之始,也就是潯陽。
潯陽有渡口,北面為許澤兵馬,南面是孫策兵馬,官渡之戰時,孫策帶死士陰渡潯陽,奇襲沙羨,一舉拿下黃祖的沙羨大營。
之后在潯陽渡口加緊布防,以三千兵馬,足備的艋艟、樓船、快舟為守備,輔以十余萬支箭矢,害怕許澤會孤注一擲出兵奪取渡口。
不過等了十余日都沒有動靜,北面防線也只是縮于堤岸警戒防備。
故此,孫策和周瑜皆料定許澤無兵可出,才撤防了潯陽渡。
此刻,許澤到了之后,迅速安營扎寨,叫來了一直鎮守此處的王勖。
“潯陽渡駐守三千兵馬,若是能夠拿下,則能切斷孫策和江夏兵馬之相連,一旦能如此建功,則的荊州亦可反攻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