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
「你是復讀機?要不要我替你算算,從你蓄意打劫我開始,說了幾次我知道?」
「我沒有打劫你。」
「明明就知道啊。現在還學會了如何耍賴?」
「我確實知道,不過我說的知道和你說的知道不一樣。」
「最好是知道,要知道每個光說不練的人都是這麼過來的。」
別以為你這麼說,我就會聽進去。正因為你不是隨便一個路人,我才要那麼嚴格,凡事要求到位。不只是做法,就連說法也要達到標準。所以,他所說的知道還包含了許多東西,像是現在在這里的事情。
下一秒,夢理一副釋然的表情:
「不需要和我道謝,要是你倒下了,姐姐的ren儀式也沒了。我只是做了我應該做的事。」
「我知道,所以我要和你道謝。」
「沒想到那麼晚了還不睡,你是隔天要去遠足的小學生?興奮到睡不著就乾脆不睡覺了,明明參與ren儀式的是姐姐,卻b姐姐認真,說什麼刺探敵情,這棟古堡的存在就和它的歷史一樣神秘,不是一兩天就可以0透的東西,人類,你太自不量力了。」
「或許吧?就是不自量力才會想在可以掙扎的時候盡管掙扎,可是我們所做的,真的只是掙扎嗎?」
玩游戲的時候,要是遇到瓶頸就上網找攻略,同樣的道理,他們也不會為了認輸就坐以待斃,拿出行動并試圖解決才是唯一出路。
「而且,這次的考驗是找人,沒有線索,就像我前面說的,姐姐回來考驗就開始了,根本沒有見過那些傭人的你,又要如何確定等會看到的人是我們家的傭人呢?別和我說還有我們在,和他們長年相處的我和姐姐,確實可以一眼就認出來,可是要是事情有這麼容易,還叫考驗嗎?接下來是真正意義上的,一旦開始就連想出這些考驗的父王都無法預測,各憑造化吧……就是說啊,為什麼考驗叫做考驗,就要為其量身訂做,為了激發他人潛力,最終讓人完成的就叫做考驗。」
每個人的考驗內容都不一樣,如果回來當天的招呼與問候是所有參與者的必經過程,那麼接下來的就是讓其認識何謂「自我」。
出生并成長是每個人在一生當中的必經過程,可是小孩子到大人就未必了——或許什麼也不管,孩子也會隨著時間的推進長大,可是這樣有意義嗎?這樣稱不上長大,所謂的長大應該是更具t的東西,而且父母也沒辦法一直陪伴身邊,就需要更加的證明。
所以,就讓他們趁機認識「自我」吧。
何謂自己。
不只是名字、年紀、外表與興趣,還要讓這些東西變成自己的。
說穿了名字等東西只是這個人的「標簽」,暫時x地持有而已,根本沒有所有權,和所有權仍有一段距離。
乍看之下,這個說法有矛盾,甚至是嚴重的邏輯錯誤,其實未必。
不需要做到說到這個名字,就會想到這個人,甚至是壟斷其市場,讓其他人毫無地位可言,而是要充分地發揮這些東西,說到這個人,就會讓人很自然地聯想其外表、興趣。
也就是說,的主線是把這些東西都納入自己的勢力范圍,唯有徹底地擁有才能證明已經成長。
每個人自出生的那一刻,就是獨一無二的存在。
沒有人可以奪走或是占有,只不過要是只是隨波逐流就太浪費了,既然都來到這個世界,就更應該讓自己活得更像自己,盡情地去活吧。
因此,是,不是最終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