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讓各連隊駐扎到6個村子是有特殊考慮的,這些村莊以鹽村為呈螺旋狀向外擴散分布,它們進出村的道路首尾相連總共80多華里,并且三分之二是山路。
如果敵人進攻根據地,只要外圍槍炮聲一響,團部至少有10小時的反應時間,能夠從容調動部隊做出應對。
10個小時啊,就算鬼子一大早發動襲擊,等打到鹽村也快天黑了,部隊進可攻退可守,突圍也有十足的把握。
可劉子魁跑了一個來回才只用了6個多小時,也就是說萬一日本鬼子行軍也這么迅速,3個小時就能打到村口?如果自己還按10小時作戰時間準備,那是要出大事的!
劉子魁不懂團長的心思,只是煞有介事地描述他翻山越嶺的本事,那些常人看來難以逾越的峭壁、陡坡,在他眼里都是捷徑。
別人繞著圈走大路,他翻山走直線,當然要快得多。
“好小子,你簡直就是飛毛腿呀!”團長激動得直拍大腿,“快給我畫一下,這山里哪些地方可以抄近道?”
看著團長手里那張繳獲的作戰地圖,劉子魁懵了,他根本看不懂。
最后沒辦法,團長只好又把通訊員叫來,他們要跟著劉子魁再跑一趟,實地勘察路線以備不時之需。
然而幾個人剛出門就撞見王茂生端著干糧和菜湯走來。
王茂生問明白情況,立刻不樂意了:“干嘛啊團長,人家還是個孩子,剛在外面跑了幾十里路,不能歇口氣吃飽飯再去嗎?”
劉子魁趕忙解釋:“沒事,我不累,回來的路上吃了煎餅。”
團長笑著摸摸他的頭:“是我心急疏忽了,今天先休息,咱們明天再去。”
“這還差不多。”
王茂生把飯菜塞到劉子魁的手里,領他回破廟后還是忍不住打聽:“你跟團長說什么了,他這么急吼吼地拉你出去勘察地形?是不是有仗要打了?”
“不知道。”
“嘿,跟我你還不說實話?枉我對你這么好,天天給你打飯菜!”
“你打的飯菜真好吃。”
“不是,我是你上級,我還能泄密不成?”
“你吃了嗎,吃了再吃點?”
“……”
王茂生被少年搞得沒了脾氣,干脆起身:“不說拉倒,我自己問團長去!”
當他即將走出破廟時,劉子魁忽然開口:“飛毛腿是什么東西?”
王茂生沒聽清似地轉過頭:“你說什么?”
“飛毛腿,團長說我是飛毛腿。你知道是什么嗎?”
劉子魁是個山里娃,對這種奇奇怪怪的詞匯聞所未聞,王茂生就不同了,各種成語典故信手拈來。
他剛要從古代的“羽檄”“郵驛”制度講起,忽然想起之前“法蘭西皇帝拿著破輪子說話”的前車之鑒,這要是打開了話匣子,一時半會兒都走不了。于是他改為言簡意賅:“就是夸你跑得快的意思。”
劉子魁得意起來:“哈,那太好了,以后你們就叫我‘飛毛腿’好了。”
王茂生笑而不語,轉身仍舊去作戰室:“團長,是不是要打仗了?我請求到戰斗一線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