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羊可不是這么好抓的。”
“有肉吃就燒高香吧!”
“走快點,趕緊砍了藤條去宇哥家,早點把陷阱做好,明天就可以上山安放了。”
三人又加快了腳步,路過一處院子時,卻突然被人給叫住:
“周青?干什么去啊?”
三人回過頭一看,正是先前跟著張秀麗一起去張宇家找麻煩的三胡子。
三胡子注意到了三人腰間挎著的柴刀,隨口問道:
“你們這是要上山打獵么?怎么就帶把柴刀?那玩意兒有用么?”
三胡子一連問了好幾個問題,似乎是對三人很是上心。
李文正想開口,一旁的周青卻突然攔住他,警惕地看了三胡子一眼:
“我們不過是去山腳砍點柴火,拿把柴刀就上山,可不夠狼群嚼的。”
見周青并不打算告訴自己,三胡子也沒再多問,但心中卻越發(fā)好奇起來。
一個小時后,周青三人抱著一捆藤條和兩捆竹子,有說有笑地從山腳快步往回走。
“宇哥,藤條和竹子都砍好了,你看這些夠不夠?”
三人走進張宇家的小院,將手里的東西放在了地上,朝一旁正削著木棍的張宇開口道。
張宇停下手頭的動作,低頭看了一眼三人帶回來的藤條,滿意地點了點頭:
“這些足夠用了。”
說完,他抽出兩根細長的藤條,將其編織成一個碗口大小的圓環(huán),隨后將自己早就削好的小木棍插了上去,做成一個漏斗的形狀。
“這是古人常用的捕獸夾,到時候在動物經(jīng)常出沒的路上挖個小坑,將這捕獸夾埋進去,就是一個陷坑陷阱。”
“這玩意兒不難,多做一些,我們廣撒網(wǎng),總能逮住一些野雞或者笨兔子之類的東西。”
“做大一些,也能抓盤羊之類的大東西。”
這種簡單實用的陷阱,幾乎是一看就會,周青三人看著張宇操作了一邊,立馬就學會了,四人一起,半個小時的時間,就弄出了幾十個來。
“這捕獸夾差不多了,我現(xiàn)在教你們其他陷阱的制作方法。”
張宇先是在旁邊燒了一個小火堆,隨后抽出幾根藤條在火上烤了一會兒,使其軟化以增加柔韌性。
隨后,他用兩根短竹片交叉固定成“v”形框架,底部插入地面,頂部預留套索活動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