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項目是他上任初期規劃的,但當時卡在財政指標和人事流動上,沒能落地。
現在,財政局在他的安排下,完成了預算拆分,土地局也在悄悄做騰挪,最關鍵的是——他爭取到了一筆軍工合作試點項目的種子基金。
這個基金,是王飛書記親自批條給他的。
在書記辦公室里,兩個人單獨談了半小時。
出來的時候,王飛一句話都沒說,但手里的簽名文件就擺在了李冬生的包里。
“書記這人最看重的不是你嘴巴多利索,而是你辦事不出亂子。”
李冬生回到辦公室,把文件放進最底層的抽屜里,吩咐陳默:
“這個事暫時不要對外提,所有對接企業的信息也都走內部通道,不要走公示。”
“那鄭市長那邊?”
“他要問,就說這還在準備中。”
“可他肯定會試探。”
“試探就讓他試,沒個兩回合,他不會死心的。”
陳默嘿嘿一笑:“這下又有好戲看了。”
李冬生合上筆記本,抬頭道:
“這不是好戲,這是風口。”
“誰在風口上站得住,誰就能決定這城下一步往哪走。”
“咱們,別栽。”
——
而與此同時,康州也派了人下來考察產業園新通路的交通情況。
這批人沒有走招待流程,而是通過軍工對接的企業關系悄悄到達。
他們來的目的不是閑聊,是實地踏勘。
而李冬生這邊,早就安排好人迎接、講解、展示,甚至連產業園附近的工人宿舍都提前粉刷了一遍。
“把每一步都準備好,讓他們看到四九城不僅有方案,還有執行。”
“康州要發展,他們不怕別人強,就怕你不靠譜。”
“而我,要的就是他們怕換人。”
那天晚上,李冬生一個人坐在辦公室看著窗外的街燈,自言自語地說了句:
“來吧,鄭開來。”
“這回不比上次斗嘴了。”
“你真想贏,就得下場掰手腕。”
鄭開來最近越來越頻繁地出現在王飛辦公室,不管是打著匯報工作的名義,還是請示招商方向,反正就是一個意思——刷存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