漠北三部,完顏部、耶律部和慕容部。
三大部落乃是土生土長的大漠人,以游牧為生。
沙漠中的游牧民族,以其獨特的生活方式和對環境的超強適應力而著稱。
他們性格堅韌,體魄強壯,部落中的每一位族人,包括女人和小孩,上馬就是能征善戰的戰士。
圣朝未建立以前,三大部落乃是大漠的主人。圣朝建立后,才將版圖擴展至了大漠。
以圣朝之強,征服大漠的戰役也并不順利,前后發動了三次大戰,才將大漠平定。
而且,在前兩次戰斗中,圣朝損兵折將,耗費錢糧無數,卻是無功而返。于是,在發動第三次征討的時候,圣王將鎮守在南蠻百族地域的楚家給派往了大漠。
楚家沒有辜負圣王的期許,兵鋒所指,漠北三部先后潰敗。漠北三部見識到了楚家的厲害,遂聯合起來抗敵,結果仍舊被楚家擊敗,于是選擇了向圣朝投降。
圣王擔心漠北三部反復,便讓楚家坐鎮茫茫無際的大漠之上。
楚家先輩們殫精竭慮,花費數十年的時間,在新月湖的附近建起了漠北城,并在大漠之上種起了一片片的瓶子樹林,極大地改善了大漠之上的惡劣生存環境。
經過楚家數百年的經營,以往荒涼的大漠,別樣的繁榮起來,圣朝境內很多的百姓,慕名前往漠北城,最后定居其間。
漠北城不斷地發展壯大,最后成為圣朝之中,僅次于圣城的存在。
因為漠北城的建立,漠北三部的生存條件得到了極大的改善,他們雖然仍舊過著游牧的生活,但卻能在天氣惡劣的時候,隨時前往漠北城尋求援助和庇護。
故而,漠北三部在楚家入主漠北后,也隨之迅速地發展壯大。
為了感念楚家,漠北三部忠心地追隨在楚家左右,一次一次挫敗黑沙帝國對大漠的進犯,讓黑沙帝國在漫長的歲月里,興不起入侵的念頭。
漠北三部,傳承久遠,從一開始的時候,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祖先,隨著種族的壯大,才分化出三個大部落出來。
從分化之初到現今,三個大部落一直掌握在三大姓氏手中,完顏姓、耶律姓和慕容姓,部落的結構,以血脈聯結為基礎,是十分排外的。
直到楚家入主大漠,漠北三部才開始與其他民族有了一定的融合,但部落中仍舊以三大姓氏為主。
隨著楚家的敗亡,漠北城的毀滅和圣朝的崩塌,漠北三部重新獨立,活動在葫蘆口以南的廣大沙漠之中,過回了祖先們先前的生活。
只不過,祖先們以前可以活動在整個大漠之中,而現在,葫蘆口以北,活躍著一支萬余人的黑沙騎兵。
窮盡大漠之北,穿過一條黑色的河流,還有一片更為廣袤的沙漠,不過,那片沙漠的沙子不是黃色,而是黑色。
漠北三部的祖先們曾有人越過黑色的河流,進入過黑色沙漠,出于人類對黑暗的本能畏懼,他們并沒有深入太遠,便折返回。
不過,他們也發現了,在黑色沙漠中,也生活著人類,這些人類便是黑沙人。
而在黑色沙漠的中央,還有一個強大的帝國,黑沙帝國。
漠北三部的祖先在發現這片黑色的沙漠之后,將其稱之為黑漠,將生活在黑漠中的人稱為黑沙人。
在圣朝未建立以前,也偶爾有黑沙人越過黑色的河流,進入大漠,甚至還和漠北三部的祖先們有過溝通交流,也有過以物易物的交易活動。
但在圣朝建立之后,黑沙帝國的騎兵便時不時在大漠之中現身。
到最后,黑沙帝國開始了對大漠的大規模入侵。
不過,黑沙帝國最初入侵的時機很不湊巧,因為楚家已經去到了大漠之上,黑沙帝國數次入侵,都以大敗而告終,未建寸功。
黑沙帝國的入侵,也讓圣朝知道了黑漠的存在,也間接地種下了圣朝覆滅的因果。
在楚家覆滅后,黑沙的鐵蹄最終踏入圣朝境內,讓圣朝分崩離析。不過,因為圣朝的廣袤,黑漠的遙遠,黑沙帝國最終未能將圣朝納入版圖之中,只留下萬余騎軍駐扎在葫蘆口以北的大漠之中,對天順皇朝虎視眈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