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洛洛很不想離開自己的玩具,但被肚子叫聲帶出了忘我的搭積木狀態(tài),她無法再忽視饑餓感。
最終還是起身去找玩具室那邊的柜子,在柜子上的小托盤里尋摸了半天——
雞蛋,豆?jié){,塑料盒里的三明治,是爸爸早晨給她直接拿到玩具室里的早餐外賣。
汽水,餅干,兩包黑椒味的豬肉脯,是爸爸拿外賣時一并給她添的零食。
渴了有喝的,餓了有吃的,不出意外的話可以宅在玩具室的積木堆里不管不顧地玩一個上午,忽略玩具室以外的所有動靜……
也的確如此。
安洛洛看著空蕩蕩的、被自己吃得一干二凈的托盤,迷茫地?fù)狭藫项^。
頭上扎著一只歪歪扭扭的馬尾辮。因為爸爸今天沒有幫她梳頭,她自己草草扎好就直奔積木了。
“嗯……幾點了?”
肚子又叫了一聲,安洛洛抓了抓自己的歪辮子,終于想起要望一眼掛鐘。
——指針指向十二點四十,再過二十分鐘就不再是“中午”,只能從吃午飯的時間過渡到吃下午茶的時間了。
“……哎,中午了?那爸爸呢?”
不是說“午飯做好就上來叫我吃飯”嗎?
他人呢?
我午飯呢?
安洛洛小朋友又抓了抓自己的歪辮子——成功抓散了,又胡亂擼下發(fā)圈重新綁起來——
晃著腦袋,摸著肚子,到處張望著眼,她終于茫然地走出了玩具室。
“爸爸……爸爸……爸爸?”
安洛洛小朋友經(jīng)常在家里找爸爸,喊爸爸,沒別的原因,這就和普通小朋友喊“媽”的原理一樣。
“媽,我早飯呢”“媽,我襪子呢”“媽,午飯吃啥”“媽,我書包找不到了”“媽,晚上想吃獅子頭”——
而安洛洛喊“爸爸”也是這么個原理,畢竟全家只有爸爸能代表一日三餐,也只有爸爸能仔細(xì)認(rèn)真地記牢她那些零零碎碎的小東西丟去了哪里。
相較而言,喊“媽”得不到任何有效回應(yīng),只會聽到“去問你爸早飯吃啥”“幫我一起問他我襪子在哪”“我們中午要不出去下館子”“書包丟了就重買唄”“啊我晚上不想吃獅子頭我想吃青菜肉圓湯,你去跟你爸說”——
然后爸爸會說:“隔著樓梯相互傳話很好玩是嗎,再亂喊你們倆晚上吃雜糧窩窩頭。”
媽媽:“老婆——”
安洛洛:“爸——”
此時也是一樣的情況,安洛洛一門心思地到處找爸。
她的尋找動作也不算很積極,畢竟安洛洛認(rèn)為“星期六的爸爸不可能在家里消失”,肯定是藏在某個地方用吸塵器,才沒聽見我吧?
所以她就只是張大嘴巴拖長聲音,拖鞋吧嗒吧嗒地一步步走,跟個餓了八十天的小喪尸似的:
“爸爸——爸——我午飯呢——中午吃什——”
“……別吵。中午吃面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