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末長劍第一卷:世胄躡高位,英俊沉下僚。第八十七驅(qū)虎吞狼驅(qū)虎吞狼之計,其實就是讓上官巳、苗愿二人與張方同歸于盡,為洛陽消除兩個不穩(wěn)定因素。
至于為何一定要除掉上官巳,原因也很簡單:這廝太過分了!
縱兵燒殺搶掠,高門大戶多有波及,雖然這會約束了下,只求財不禍害人了,但還是犯了眾怒。
再加上他挾制太子,一副野心勃勃的模樣,大家都怕,密謀將其除掉就很正常了。
王衍臨走之前,還奉送了幾個消息。
北軍中候茍晞沒敢回洛陽,半路就折向許昌,投奔范陽王司馬虓去了——這個消息不知道從哪來的,但應(yīng)該是真的。
鄴城那頭,司馬穎欲令天子下詔,廢皇太子司馬覃、皇后羊獻(xiàn)容——這個多半是鄴府從事中郎王澄私下透露。
裴廓、裴遐二人奔回了河?xùn)|,觀望風(fēng)色——這個消息肯定是裴遐傳出,因為他是王衍的女婿。
因并州司馬騰、幽州王浚有所異動,司馬穎在猶豫許久后,表匈奴左賢王劉淵為冠軍將軍,監(jiān)五部軍事,淵子聰為積弩將軍,天子從之——王澄透露的。
司馬穎獲得大勝后,詰問曾勸他投降的東安王司馬繇。繇無言以對,被殺。在這件事上,司馬穎還不如袁紹寬宏大量,畢竟他是打輸了才sharen。
種種消息,來自各方,昭顯了瑯琊王氏龐大的關(guān)系網(wǎng)。
這份能量,令人感嘆。
世家大族幾代人積累,確實不可小視。
之前看張方的人像殺雞一樣殺世家子,有點過于輕視了。到最后,看似威風(fēng)凜凜的張方,搞不好要被這些人陰死。
想到此處,邵勛更堅定了白手起家拉部隊的決心。
要讓軍官、士兵們與自己結(jié)成利益共同體,即沒有這個團(tuán)體在,大家就要受人欺負(fù),逼迫所有人互相抱團(tuán)。
只有魔法才能打敗魔法。
能對抗世家門閥制度的,就目前而言,見效最快的就是軍功入爵制度了,這也是南北朝后來的發(fā)展方向,也是門閥制度自東晉達(dá)到頂峰后,開始慢慢衰落的重要因素之一。
到隋唐那會,所謂的世家大族,已經(jīng)沒多少莊園、土地、部曲了,慢慢成了依附于皇權(quán)的裝飾品。若是讓魏晉的世家前輩們一看,怕是要笑掉大牙,你這也配叫世家大族?
“司馬。”陳有根入內(nèi),行禮道。
“給教導(dǎo)隊的兒郎們知會一聲,這幾天別練得太狠,讓將士們多留點體力。”邵勛一邊擦拭環(huán)首刀,一邊說道。
“要打仗了?”陳有根一怔,問道。
“嗯。”邵勛點了點頭,又對陳有根這種心腹額外解釋了一番:“王夷甫欲誅上官巳,令其出城與張方廝殺。不管勝敗,咱們都會動手,上官巳、苗愿這回死定了。”
陳有根一聽,興頭上來了,道:“上官巳那人,我早看他不順眼了。什么東西?太極殿那會,棄械跪地,乞命求饒,現(xiàn)在卻人五人六了,該死!”
“他得罪了所有人,不死何待?”對這類缺乏政治頭腦的人,邵勛總是感到很驚奇。
漢末有董卓、李傕、郭汜,這會又有張方、上官巳、苗愿,他們到底是怎么想的?
稍稍一分析,都知道自己沒能力掌控局面,為何還要強(qiáng)來呢?是被發(fā)泄的欲望驅(qū)動嗎?
漢時又有王允等人哄騙軍閥,耍得團(tuán)團(tuán)轉(zhuǎn),此時則有王衍。
王允誅殺董卓之后飄飄然,卻不知王衍會怎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