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五月之后,對司馬越而言,壞消息不斷傳來。
最大的噩耗來自于鄴城。
司馬騰本來就沒甚根基,為人又奢靡無度,大失人心。偏偏他還對兵士極其吝嗇,賊兵大至之時,只賜將士米各數升,帛各丈尺。
河北人本就對他不滿,于是沒人再為他賣命,當天就散了不少人。
汲桑攻入魏郡,太守馮嵩領兵出戰,將士一哄而散,為汲桑大破。
司馬騰倉皇出逃,被桑將李豐追斬。
收到這個消息時,邵勛明白,自己的統戰價值急劇提升。同時,賣命的時候也到了,多半要出征河北,剿滅這次叛亂后才能班師。
世間事有利有弊。
利用體制撈好處,那么就要為體制承擔義務,這次就是了。
五月初五,太傅司馬越在辭去北軍中候之前,最后下達了一道命令:牙門軍北上,至洛陽接收器械、資糧,十日內抵達。
軍令抵達梁縣后,信使飛馳于各處,一支支部隊開始匯集。
永興寺外某間村落,常粲與他家那位名叫李四的部曲一起行動,將鎧甲、器械搬上馬背,牢牢捆扎起來。
他的妻子劉氏懷孕了,這會正默默垂淚。
常粲先是回頭叱罵了一聲:“老子還沒死呢,就哭哭啼啼,晦氣!”
妻子連忙擦干眼淚。
常粲回過頭來,臉色有些黯然。
沉默地將幾張胡餅塞進鞍袋后,又檢查了一下器械是否堪用。
一切停當之后,他定定地站了一會,道:“邵將軍于我有恩,不能不報。我若死了,你就尋個好人家改嫁了吧。”
說罷,牽著馬兒出門,再不回頭。
李四左手提了個包裹,右手扛著把長槍,對劉氏行了一禮后,匆匆跟上。
石橋、永興、南山三防,總計六百名府兵、部曲陸陸續續匯集起來。
牙門軍駐地內,大車一輛接著一輛拉出。
所有人都默默檢查著器械、食水。
上過幾次陣的他們并沒有感到多么害怕,但兵危戰兇,每一次出征,都會有人回不來。
士兵們排著隊寫家書。
三名文書根本忙不過來,到了最后,只能留下幾句簡短的話。
“阿娘,秋衣不用送過來了,待班師后再說。”
“我在軍中一切安好,若得勝而歸,定有賞賜,屆時可買幾只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