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清宮,入目盡是緋袍。
許是事發(fā)突然,急匆匆趕至殿中的幾位尚書均是氣喘吁吁,往日被打理的井井有條的發(fā)髻更是凌亂,其中年近八旬的翰林學士劉三吾更是面紅耳赤,忍不住扶著殿中的玉柱干嘔起來,嚇得金臺御座上的朱元璋都忍不住面露關切之色。
這劉三吾為人雖是古樸腐朽了些,但對大明還是忠心耿耿的,且在朝中擁有不俗的影響力,若是因為著急趕路,氣郁攻心死在這大殿之中,他老朱日后在史書上,無疑又多了一樁黑料。
不過好在劉三吾的身體遠比朱元璋想象中要英朗許多,不過盞茶的功夫,紊亂的呼吸便趨于平穩(wěn),慘白的臉頰也恢復了一抹血色。
”臣等參見陛下”
見劉三吾無礙,殿中的六部尚書們也收起了關切的目光,轉而朝著上首的朱元璋躬身行禮。
”免了,免了”聞言,高臺上的朱元璋便是擺了擺手,轉而朝著戶部尚書趙勉吩咐道:”趙卿家,你來給他們說說咱的意思吧”
”遵旨。”聞言,戶部尚書趙勉便上前一步,并在劉三吾等人詫異的眼神中,言簡意賅的將朱元璋有意對驛站進行改革的情況做了介紹。
一語作罷,有些嘈雜的乾清宮瞬間安靜下來,幾位朝臣的臉上均是涌現(xiàn)著異樣的神色。
作為當下這個世代,最為聰明的一波人,他們頃刻間便明白了朱元璋的用意,但其中涉及牽扯的情況過于復雜,焉能隨便整飭。
”啟稟陛下,”簡單的交換了意見之后,眾人之中年紀最長的翰林學士劉三吾便拱手回稟道:”自秦皇統(tǒng)一六國以來,驛站便是由朝廷直接設立管轄,用于傳遞朝廷的公文政務,接待來往官員。”
”如若貿(mào)然裁減南方省份的驛站,輕則會導致消息傳遞延遲,重則導致音訊斷絕!”
”還請陛下三思。”
聞聽此話,殿中諸臣均是輕輕頷首,就連上首的朱元璋也是微微一怔,腦海中不由自主回想起昔日征戰(zhàn)沙場的崢嶸歲月。
以他的過往經(jīng)歷,自然是深知消息傳遞的重要性,不過他從來都沒有想過裁減驛站,而是打算在曹爽的建議下”開源節(jié)流”。
”爾等可有不同意見?”
抿了抿有些干澀的嘴唇之后,洪武大帝朱元璋便是饒有興致的追問道,心情很是暢快。
他雖是這偌大帝國的掌控者,但往常在處理冗雜政務的時候,面對著朝中各執(zhí)一詞的朝臣文官,他心中總是不可避免的產(chǎn)生些許茫然感。
但如今,在提前得知了曹爽的意見之后,心中卻是時隔多年,重新找回了掌控全局的運籌帷幄之感。
”回陛下,臣倒是有些想法,”短暫的沉默過后,瞧上去不過三十余歲的刑部尚書楊靖側身出列,有些遲疑的拱手道。
”哦?大膽說說”朱元璋的臉上流露出了一抹欣慰之色。
這楊靖乃是洪武十八年的進士,因為在算術之道頗有心得,故此在出仕的第二年,便被他親自擢升為戶部侍郎,接觸大明的財政。
此后的時間里,因其針對于邊陲軍費的整頓取得了不小的成果,為朝廷節(jié)省了大筆錢糧,又晉升為戶部尚書。
直至前兩年,為了推行朝廷頒布的法令,他方才命楊靖與彼時擔任刑部尚書的趙勉對調(diào)。
故此嚴格說來,朝中真正懂得”開源節(jié)流”的朝臣,反倒是這由戶部調(diào)至刑部的楊靖。
”微臣斗膽敢問陛下,這整頓驛站之策,出自何人之手?”
出乎殿中其余幾位緋袍朝臣的預料,由朱由校親自提拔的楊靖并未即刻將心中的想法宣之于口,反倒是提出了一個好似完全不相干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