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兒院畢竟性質(zhì)特殊,我能理解。”
“現(xiàn)在方便帶我去食堂參觀一下嗎。”
“我對孩子們的就餐環(huán)境還是比較關(guān)注的。”
李素玲隨即做了個請的手勢。
“楊先生這邊請。”
“我們孤兒院一直致力于給孩子們提供營養(yǎng)豐富的一日三餐。”
“早上的時候,通常是一顆水煮蛋,一杯牛奶和兩個油餅。”
“中午的時候是正餐,通常是米飯搭配幾個正菜,包括魚香肉絲、冬瓜排骨、酸炒白菜、韭菜雞蛋等等。”
“把菜品做出來后,由孩子們自行選擇種類和數(shù)量,保證每個孩子都能吃飽,吃好。”
“至于晚餐,就相對簡單一些,通常會把中午的剩菜重新熱一遍,然后混合在一起做成炒飯。”
“我們的菜品每天都是不隔夜的,所有隔夜的菜都會倒掉,這樣對孩子的身體好。”
李素玲一邊介紹,一邊在前面帶路。
兩人很快來到食堂和后廚。
食堂很干凈,面積不算小,是孩子們用餐的地方。
后廚也很正常,墻上掛著幾條血淋淋的豬肉,地上也有一些肉塊和血跡,看起來像剛剛殺過一頭豬。
一切都很正常,沒什么奇怪的。
但楊匆就是覺得有一絲不對勁,卻又說不上來。
“楊先生,這邊請。”
參觀完食堂和廚房后,李素玲又將楊匆引回了之前那個辦公室。
“李老師,我的意思是……”
“這茶是上個月荔山村出的新茶。”
“我們這地方,位置比較偏僻,也沒有什么特產(chǎn),非要說的話,就這種荔山清茶有點(diǎn)知名度。”
“楊先生不妨品鑒一下。”
李素玲說著,一套熟練的操作洗茶沏茶,端到楊匆面前。
楊匆不好拒絕,只能又在辦公室坐下,一邊喝茶,一邊跟李素玲閑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