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頭看去,外邊的男子端著一個長魚盤走進來,廚師服繡著“羅山烤魚”。
和玲等人的神情變化落到了蘇歌眼中,令他眉頭一蹙:
“羅山烤魚,之前見過,就在不遠處,生意比和玲燒烤興隆不少,這怕不只是送魚這么簡單啊。”
和玲放下手中的筷子,站起身來,語氣冰冷:“羅山林,把你的魚端走,我們不需要。”
“和玲,我年紀也不大,你父親臥病在床不說這個。”羅山林嘆笑一聲放下烤魚:“來嘗嘗我做的豆花烤魚。”
六十公分長的大盤里躺著一條魚,紅彤彤的辣椒段、翠綠的蔥段和各種配料蓋在魚身上,四方白嫩的豆花點綴四角,與盤底紅油相宜得章。
濃郁香味撲面,色澤也是鮮艷,可見用了心思,總的來說這盤豆花烤魚對普通人來說算是很不錯了。
“我們不吃你的烤魚,請你端走。”和玲依舊語氣冰冷。
羅山林笑道:“和玲你聽我說,這道豆花烤魚可美味了,乃是清末名廚葉天奇苦思數年才創造出來的!
而且這盤魚是我入行以來做的最用心的菜,你一定要嘗嘗!”
羅山林的話、和玲眾人的神情都落在蘇歌心底,頓時令他了然:“這貨是在追和玲啊,但和玲不假辭色,他就死纏爛打。”
想到此處,蘇歌猛的嗤笑一聲,聲音大的隔壁都聽得見。
羅山林面色一垮:“這位朋友好面生,不知道你笑什么?”
蘇歌不屑的瞥了羅山林一眼,又不屑的瞥了他的烤魚一眼:“我笑你連豆花烤魚的創造者是誰都搞錯了。”
羅山林眼睛一瞪:“手上白皙無繭,一看就知道沒練過廚藝,你懂什么?”
蘇歌嘴角一勾:“無知!豆花烤魚的創造者乃是葉天奇的后人,而且是一個女子!而你這條魚一看便知有四斤,用的大大不妥。”
羅山林面色漲紅:“哼,這些歷史弄錯又如何,你說我用四斤魚有錯,豈不知四斤魚骨刺更粗,無細刺,容易食用。”
蘇歌緩緩搖頭:“聽好了,要做到骨刺粗而易食,三斤魚即可,四斤魚太老,肉質太糙,反而影響口感。”
說著蘇歌拿起筷子將蔥段辣椒段撥開,戳了戳下面魚,道:“魚皮已經老到皺起,魚肉色澤暗淡,肉汁干涸,這不僅是原料問題,手藝也不到家,完全沒鎖住水分。”
緊接著,蘇歌又仔細嗅了嗅,將筷子一擲:“香氣應該綿柔悱惻,令人忘懷,如此猛烈沖鼻,實乃下等。”
羅山林被蘇歌一番話氣得直哆嗦:“就連烤魚大咖都給我的烤魚評為上等,你這是雞蛋里挑骨頭!”
蘇歌呵呵一笑:“食不厭精膾不厭細的道理都不知道,你還做什么廚師?”
“我可是在著名烤匠許絳大師手下做過一年,你個無名之輩有什么資格教訓我?”羅山林目露冷光,手臂顫抖指著蘇歌。
蘇歌面帶不屑:“就算你把那個許絳叫來,我也能教訓的他服服帖帖,更別說你這個跑了一年腿的。”
聽聞此言,羅山林不怒反笑:“好一個伶牙俐齒的,半月之后就是峨眉燒烤節,我們手底下見真章!”
“跟我比?你不配。”蘇歌淡淡的說著,將桌上的魚盤往外一推,“帶上你的垃圾,滾吧。”
“你敢說我做的烤魚是垃圾?”羅山林目眥欲裂,他最用心的菜被人說成了垃圾!
“廢話真多!”
蘇歌面露一絲不耐,單手捉住魚盤往外一丟,半米長的盤子旋轉著飛出門外,期間竟然沒有一絲湯汁灑出。
“哐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