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在計劃經(jīng)濟時代,像皮毛這種戰(zhàn)略物資是會統(tǒng)一收購的,不過價格的話相較于黑市很低。
較大的狼皮毛價格通常是可以賣到五六元,要是完整的話賣到十多元不足為奇。
陸峰一想到自己的狼皮,被猞猁咬破損失了幾塊錢有些不悅,當時就應(yīng)該早點出手的。
在這個年代如果在黑市交易被抓到,有可能會被扣上“投機倒把”的帽子的。
輕點的可能把票和所帶物品給沒收了,重的話就要進去蹲笆籬子,所以黑市的地點都是比較隱蔽的。
作為獵戶都是知道的,畢竟總要處理一些皮毛肉類,畢竟有需有求。
在這個年代,普通人一天只能賺以分錢為單位的情況下,這張狼皮能值個幾塊錢。再算上狼肉怎么也是個不菲的數(shù)目。
這個錢可不是一個小數(shù)目。
就算是城里的工人也要不少時間才能賺到,更別說村子里只靠種地拿公分的了。
吩咐完柳青幫忙處理猞猁之后,用麻袋將狼肉和狼皮全部裝了進去。
隨便吃了幾個剛熱的窩頭,扛在肩上趕去黑市。
記得上一世,黑市就在村子西側(cè)的密林之中。
每天固定時間都有十幾二十個人,已經(jīng)形成了交易圈,出售和收購都很效率。
像是那種跨區(qū)域票販子,從別的地方低價收,再高價出,賺一個差價,妥妥的“投機倒把”。
一路上行人很少,現(xiàn)在這季節(jié)都是一家人圍著個火炕,暖和的坐在一塊聊聊天。
記得中午的黑市時間是十一點。
身上沒有能看時間的物品,但也不影響,陸峰只是抬頭看了看太陽了位置就大致明白了。
東南方向,距離正南還差些許,估摸著十點左右。
這都是陸峰在做獵人時期常年累月鍛煉出來的,根據(jù)不同的季節(jié)作出判斷,這也是曾經(jīng)吃過迷路的虧。
途徑穿過林子,來到了村子西側(cè)。
今天的氣溫還算暖和,走了這么遠,手指還沒有被凍僵。
將黑色麻袋卸下,陸峰向遠處一看,正有一堆人在討價還價。
來到攤位,不少人看著陸峰身后背著一個黑麻袋差生了興趣。
一個蓬頭垢發(fā),胡子拉碴的中年男人走了過來,拍了拍陸峰肩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