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都很高興,進來后就開始說自己這趟賺了多少錢。
程嬸子掰著指頭算:“當時我是買了六十塊錢的布,總共做了十五條喇叭褲。”
“一條褲子十塊錢,等于說光是這趟就賺了九十塊!”
她說話速度很快,高興地臉頰發紅。
跟在她身后的兩個年輕嫂子見她把話說完了,一個勁兒的點頭。
“是啊,九十塊,我家那口子三四個月才能賺到呢!”
“前幾天我回家拿錢說要跟今禾一起賺錢時,我家那口子還嘟嘟囔囔的擔心賠本,今天我拿錢回去的時候,他都震驚了。”
“他捧著錢數了好幾遍后,立馬去給我端茶倒水,連晌午飯都是他進廚房學著做的。”
年輕嬸子說到這兒,腰桿兒挺得直直的。
她嫁的男人還算踏實肯干,對她也不錯,但從沒像今天這樣伺候過她。
當時咬牙決定跟著今禾干,真是對了!
三人你一句我一句的說著,全都紅光滿面的。
宋今禾輕笑一聲,告訴她們:“這只是個開始,以后會越賺越多的。”
第一次賺九十塊,下次多買些布,就能賺到更多。
不過,想到什么,宋今禾眼神認真了些許。
“嬸子,兩位嫂子,現在這么賺錢,只是因為目前做這種買賣的只有我們,等以后做的人多了,肯定不會像今天這么賺。”
“到時候,擺攤剩幾件沒賣出去會變成常事兒。”
她不是故意要潑冷水,而是不想讓她們抱有太高期望。
就算她能設計出很多新款式,以后也難免會出現那種情況。
早些把話說出來,也省得她們買了她的圖紙做衣裳,賣不完心里有疙瘩。
程嬸子面上笑容不變,語氣平和:
“今禾,這些就算你不說,我們心里也是清楚的。”
做生意就是有賺有賠,她們只要抓住這段時間多做些衣裳賺錢,就能讓家里人跟著過上不錯的日子。
至于以后,每天能賣出幾條維持生活她們就很知足了。
幾人在院子里閑聊,村里此時卻炸開了鍋。
躲在樹蔭下乘涼的村兒里人盯著老宋家敞開的院門,七嘴八舌的說著。
“今個上午,程家嫂子跟那倆小媳婦做牛車回來的時候,每人手上都拎著三四斤豬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