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虞照常讓人印無數份陳臨賦的詩詞,按照以往的慣例指揮著伙計們把印好的詩稿往街角巷尾貼,紅紙黑字看著倒也醒目,可路人大多是掃兩眼就挪步,頂多嘟囔句“這詩寫得還行”,連駐足超過一炷香的都寥寥無幾。
日頭爬到頭頂時,貼出去的詩稿被風卷得邊角發翹,卻連個嚼舌根的都沒引來。
“小姐,這都快晌午了,一點風吹草動都沒有。
”阿武揣著兩個剛買的肉包子跑回來,嘴里塞得鼓鼓囊囊,“要不咱別折騰了?”他把另一個包子塞給昭虞,“您先墊墊,我瞅著這法子怕是行不通了。
”昭虞接過冷靜道:“你別急,這事急不得。
”話雖如此,腳卻在地上碾出個小坑,她昨晚翻來覆去想招,怎么看都像要涼。
其實她心里門兒清,讓陳臨賦靠著詩火起來不難,難的是洗白竊書的污名。
現代有監控有dna,古代查案全靠猜,誰能拿出鐵證說陳臨賦是被冤枉的?總不能拉著官差說他長了張好人臉吧?要洗白,就得有個實打實的“證據”,哪怕這證據是“造”出來的。
“要破局,得有個能砸暈人的證據。
”昭虞摸著下巴往回走,忽然眼睛一亮,轉身沖賬房喊,“桑枝!”桑枝抱著賬本剛出來,被她嚇了一跳:“小姐,咋了?”“昨天讓你收著的那張紙條呢?就是陳臨賦說的那個故人邀約的條子。
”桑枝立馬從袖中摸出張皺巴巴的紙,遞過來時還不忘念,“收著呢,小姐你吩咐的事我哪敢忘啊。
”昭虞被她逗笑,伸手接過展開紙條。
紙條上的字跡歪歪扭扭,橫畫像被狂風卷過的枯草,豎畫又透著股刻意的僵硬,分明是故意藏拙。
她眉頭微蹙,這筆跡太刻意了,要么是與陳臨賦相熟,怕被認出,要么就是本身字跡極具辨識度,不得不刻意偽裝。
桑枝湊過來看熱鬧,指著其中一個字道:“小姐你看,這一點似乎寫的格外重。
”昭虞頷首,將紙條折好塞進袖中,“陳臨賦說邀約他的似是故人,他的故人里,誰與他有舊怨?桑枝想了想,“與他同來京城赴考的舉子里,倒是有兩個似是不對付。
前幾日我去采買,聽見過他們在酒肆里說陳公子的不是,話里話外都透著不滿。
”“有線索!”昭虞將紙條往懷里一塞,“快!去把這兩人的詩稿、書信,哪怕是隨手寫的便條都找來,越多越好!”桑枝雖有疑惑,還是應聲而去。
不到半日,便抱回一摞紙卷,有工整的詩箋,有潦草的賬冊,甚至還有兩張寫著菜名的菜單。
昭虞將這些紙頁在桌上鋪開,與那張邀約紙條逐一比對,指尖在字跡間游走,眉頭卻越皺越緊。
鄭硯秋的字清雋秀麗,筆畫如細柳扶風,柳明軒的字雖潦草,卻帶著股橫沖直撞的銳氣。
兩人的筆跡與那刻意藏拙的“鬼畫符”,竟無半分相似。
她拿起紙條對著燭光細看,紙頁邊緣有細微的毛邊,墨跡濃淡不均,倒像是用劣質的松煙墨寫的。
“難道不是他們?”昭虞放下紙條,又失去了線索一時犯了難。
若不是這兩人,到底是誰要費盡心機陷害一個寒門舉子?總不能是為了斷絕他的前程吧?這代價未免太大了。
暮色漸沉時,她仍是一無所獲。
桑枝端來熱茶,見她盯著紙頁出神,輕聲道:“小姐,要不先歇歇?說不定明天就有新線索了。
”昭虞搖頭:“不行,我們再去那間書鋪看看,說不定能找到什么蛛絲馬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