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牧坐在議事廳主位,臉色平靜如水,但眼神卻冷得像冬日的冰面。
“請靖遠城戶部、糧倉、鎮北軍糧務三方代表上前。”
隨著一聲令下,三位身著官服的官員緩步走入廳堂。
他們臉上強作鎮定,但眼神閃爍,明顯心虛。
桑弘羊早已在一旁等候多時,手中一疊賬冊被翻得嘩嘩作響。
他目光犀利,語氣不帶一絲情緒地開口:“過去三年,靖遠城糧倉共接收朝廷撥款調運糧食四萬八千石,實際入庫記錄為四萬五千三百石。然今晨我親自查點庫存,僅余四萬二千石。整整少了三千石,諸位可有解釋?”
話音剛落,三人臉色齊變。
戶部官員干咳兩聲,試圖打圓場:“這……或許是統計有誤,或是損耗所致。”
“損耗?”桑弘羊冷笑一聲,“你倒是算算,每年損耗能有多少?若以五分之一計算,也不過兩千四百石,還差六百石!更何況,你們連這個數字都不敢提。”
“而且。”蕭牧聲音不高,卻帶著一股不容置疑的威壓,“我已派人查了糧倉歷年進出明細,發現每次缺損,都是在兵部調糧期間。而戶部上報京城的數目,卻是足額。也就是說——有人在暗中截留軍糧,再私下倒賣!”
此言一出,眾人驚駭。
糧倉主管額頭冷汗直冒,連連叩首:“王爺明察,小人不敢……小人只是按上頭指令行事……”
“誰的指令?”蕭牧沉聲問道。
那人張口欲言,卻又生生閉嘴,眼神中透出恐懼。
“不必說了。”蕭牧站起身來,大手一揮,“即刻撤去此人職務,查封其宅邸,搜查所有私藏糧食與往來賬本。”
兩名鎮北衛立刻沖入廳內,將那名主管拖走。
“至于你們兩位。”蕭牧看向戶部與糧務官,“若無牽連,自當從寬處理;若有隱瞞,便與他一同論罪。”
兩人慌忙跪下,連連表忠。
夜色漸深,王府燈火未熄。
李秀娘匆匆趕來,手中拿著一份名單。
“王爺,我已經安排好了。”她道,“每日限價售糧,由我牽頭組織民間商戶共同執行,每家每天限量供應,價格由我們統一制定。書院學子憑學籍證可優先領取救濟米,寒門士子也愿意幫忙維持秩序。”
蕭牧點頭贊許:“做得很好。此舉既能安撫民心,又能贏得士林支持。你讓百姓看到希望,比任何政令都管用。”
果然,翌日清晨,靖遠城街頭巷尾,已有不少百姓排隊購糧。
雖數量有限,但價格公道,秩序井然。
更有數十名書院學子自發站在隊列旁,協助發放救濟米,并講解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