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落長歌》劇組迎來了殺青前的最后幾場戲,拍攝地點定在浙省一所風景優美的大學校園。
古偶劇的收尾部分加入了現代場景,張元導演直接將這部分交給李婉麗全權負責,足見對她的信任。
李婉麗帶著一個精干的小型攝制組,領著主演李矜、林新等人,包括童藍,來到大學拍攝外景。
校園里綠樹成蔭,教學樓爬滿藤蔓,湖邊的長椅上灑著陽光,四處彌漫著青春的氣息。
隨行的還有一個“外人”——李婉麗的導師李放。
自從在影視城偶遇后,李放的劇組就像黏上了《月落長歌》,無論后者去哪兒拍攝,李放總帶著他的團隊跟過去。
起初,大家只覺得是巧合,兩個劇組在圈子里難免碰面。可時間一長,兩邊的人都看明白了:李放這是在追求李婉麗。
李放是電影學院最年輕的導師,還做過電影節最年輕的評委,風度翩翩,才華橫溢,堪稱圈內才子。
而李婉麗,作為他的學生,導演天賦出眾,得過電影節的獎,算是才女。
才子追才女,怎么看都是一段佳話。
雖說兩個劇組的劇有競爭關系,但這段突如其來的緋聞卻沖淡了火藥味,反而讓兩組人有了奇妙的聯系。
后來,雙方甚至共用一些群眾演員,那些跑龍套的在兩邊串來串去,順便把八卦也帶得滿天飛:今天李放給李婉麗送了咖啡,明天李婉麗跟李放在片場聊了半小時,諸如此類,津津樂道。
張元導演察覺到這事,找李婉麗談了一次,笑瞇瞇問:“怎么回事?外面傳得沸沸揚揚。”
李婉麗臉一紅,矢口否認:“張導,真沒大家想得那么多!就是普通師生關系,他給我些指導而已。”
張元哈哈一笑,擺擺手:“你自己處理好就行。有啥需要劇組幫忙的,跟我打招呼。”他沒再多問,轉身走了。
張元是真的欣賞李婉麗。這次拍攝能提前殺青,效果還超出預期,很大程度上是她的功勞。
李婉麗大膽采用了雙線拍攝,同期推進多組鏡頭,既節省了成本,又縮短了周期。他看過李婉麗拍的素材,構圖精妙,分鏡設計流暢,節奏把控得恰到好處,尤其幾場情感戲,鏡頭語言細膩得讓人驚艷。
比如李矜和林新在湖邊對戲的一場,背景的湖光倒影與前景人物的微表情完美融合,情緒層層遞進,堪稱教科書級別。
能看出,李婉麗有極強的導演天賦,未來前途無量。
至于李放追求李婉麗,張元覺得兩人挺般配。
李放這么年輕能在導演圈嶄露頭角,才華毋庸置疑,圈里的人脈也廣,對李婉麗未來的發展是助力。
他樂見其成,但李婉麗不表態,他作為外人也不好多嘴,只在心里暗自期待這段緋聞能修成正果。
校園片場里,李婉麗正舉著對講機指揮布景,喊道:“李矜,往左移半步,眼神再收一點!”李放站在不遠處,手里拿著一杯咖啡,遠遠看著她忙碌的身影,嘴角掛著淡淡的笑。
一身校服的童藍在旁邊偷笑,低聲對經紀人紅姐道:“你說,婉麗姐啥時候能開竅?李老師這追得夠明顯了!”
紅姐說:“別八卦了,趕緊背詞兒,爭取一條過!”
拍完一段湖邊的戲份,李婉麗放下對講機,擦了把額頭的汗,喊道:“休息一個小時!大家收拾一下,轉移到教室,準備下一幕!”
她把主演李矜和林新叫到保姆車上,開始講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