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暖的帳篷外面,漫天繁星,北風呼嘯而去,帶著刺骨的冷,吹向遙遠的花城。
年尾的歌聲和棗泥酥
飛機落地,付之幸在周日下午趕回了花城。
12月的花城平均氣溫有十三四度,下了飛機就要立馬脫外套。她回到家放下行李,羅珠給她打電話問生日想怎么過。
又要到生日了啊。
她是和羅珠成為朋友后才開始過生日的,大二時羅珠和張擇銳一起給她買了一個蛋糕,從此之后,每年過生日都一起過生日,一直到她和張擇銳分開。
她想了想,說:“今年我們一起去農(nóng)場過生日吧!”
說干就干,12月中旬,他們租了農(nóng)場一天的場地。
她、羅珠和沈長陽帶著一堆氣球,粉色白色藍色,花了好幾個小時打氣,將農(nóng)場裝扮了一番。從農(nóng)場門口就開始裝扮,門口掛著一個一個木牌:【祝幸寶27歲生日快樂!】
氣球沿著鐵絲網(wǎng)護欄一路裝飾,土狗的狗窩、池塘的圍欄、茶棚的桌子、兔子窩的門……都綁上了氣球。
她想給紅豆也綁一個氣球,小靜園長卻說:“紅豆啊我退回給馬場老板了,農(nóng)場收益不好,養(yǎng)不起紅豆?!?/p>
那天農(nóng)場來了很多人,除了羅珠、沈長陽,小靜園長還叫來了幾個住在村里的年輕人。村民的房子租金很便宜,吸引了很多年輕人來這里住,村里除了農(nóng)場沒什么娛樂的地方,一群年輕人隔三岔五的聚在農(nóng)場,算是認識了。
小靜園長說:“人不多怎么熱鬧啊,你們都是同齡人,互相交流交流!”
臨近冬至,孫阿叔帶著他們在菜地里挖木薯。
粗壯的木薯桿連根拔起,露出盤根錯節(jié)的木薯。木薯長得像紅薯一樣,洗干凈,去掉皮,刮成絲,加點面粉和幾個雞蛋,再加點鹽調(diào)味,烙了好幾鍋木薯餅。
陳阿姨用農(nóng)場的食物做了很多菜,還有一鍋湯圓和羊肉湯,豐富的菜把付之幸的蛋糕圍在中間。
沈長陽點燃蠟燭,羅珠給付之幸?guī)闲』使凇?/p>
一群來自天南海北的年輕人大大方方的唱起了生日歌,他們說生日快樂付之幸!生日快樂!快許愿吧!
付之幸雙手合十,閉上眼睛腦子里閃過的第一個念頭,竟然是她和商陸還有未來嗎?她在心里默默許愿:年后我想收到他的好消息。
她吹滅蠟燭。
然后是農(nóng)場的漫漫長夜。
一群人年輕人圍著篝火,燒著木柴,講著彼此的故事。有人創(chuàng)業(yè)失敗,有人異地分手,有人失業(yè)下崗……
沈長陽帶來了吉他,他抱著吉他,橙紅的火焰在他臉上跳動,他問:“幸寶,你想聽什么歌?”
付之幸拿著一根木柴愣了愣,沒想到他竟然也叫她“幸寶”。
羅珠在旁邊不懷好意的說:“你是不是對對幸寶有什么企圖?”
話一出,其他幾個年輕人開始起哄。木柴被燒的劈里啪啦的,付之幸覺得火堆很熱,她搬著小凳子向后退了一步。
沈長陽也不介意周圍的起哄,他笑著說:“那我就隨便獻唱了?!?/p>
琴弦撥動,輕盈的前奏,為靜謐的夜增添了一絲文藝氣息。
聽見冬天的離開
我在某年某月醒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