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雅荷,你就不買點東西嗎?這件毛衣很適合你,買下它吧。”朱麗莎終于買好了兩大包東西,蘭雅荷幫她看著東西,她到前臺買單。
朱麗莎這時候才意識到蘭雅荷一件東西都沒有買,朱麗莎剛好在商店的轉角處發(fā)現(xiàn)了一件淡藍色夾著淡黃色小碎花的休閑毛衣,這件衣服很適合蘭雅荷,朱麗莎就毫不客氣地把衣服拿到了蘭雅荷的面前,要求她試試。
“麗莎,我不喜歡買衣服。好看你就買走了,省得你心里掛念。”蘭雅荷拒絕了朱麗莎的要求。
朱麗莎哪里肯放手,她硬是拉著蘭雅荷進了試衣間去換衣服。蘭雅荷沒有辦法了,想到速戰(zhàn)速決,早點回到學校寫作業(yè)。
蘭雅荷被朱麗莎拉到鏡子前面的時候,連一旁被朱麗莎的挑三揀四耗盡精力的服務員也不由自主地投來了驚訝和贊許的眼光。
這衣服藍色和黃色的結合是很挑皮膚和考驗人顏值的顏色,很多顧客都喜歡這件衣服的款式和顏色,但是他們試穿之后就會心痛地選擇放手了。
“衣服很好看,就是不容易hold住。”每每這個時候,服務員都有一種無助的自豪感,她已經(jīng)告訴這些買家這件衣服不適合他們,不需要浪費時間試穿了,可是,他們就是不聽,自信心爆棚,一定相信自己可以駕馭這件衣服。
現(xiàn)在這一刻,眼前這個衣著樸素,素顏暴露臉上幾個小黑點的女生憑什么就能這么輕松地駕馭了這件衣服?并且這衣服穿在她身上就是有了魔性:服務員都不想把它賣掉了,自己買下回家留著養(yǎng)眼吧。
“老板,多少錢?這衣服我朋友要了,便宜點。”朱麗莎自作主張要買下這件衣服了。
“150,不能再便宜了。”怎么等到說到錢的時候,這服務員瞬間又精明了,不肯賤賣這件衣服。
“太貴了,麗莎,我不需要。你喜歡的話,你買下就好。”蘭雅荷聽到“150”這么一個昂貴的數(shù)字,自己首先就會放棄了。
“150”元意味著蘭雅荷需要做三次家教,意味著蘭雅荷的母親可以在那個小縣城維持半個月的買菜錢。這就是一筆巨額的數(shù)字,為了一件衣服,不值得蘭雅荷為它付出這么昂貴的代價。
“老板,我要了,130怎么樣?少點唄,天都晚了,你也餓了,大家都想早點做完生意,吃飯去。”朱麗莎不甘心老板的“一毛不掉”,再便宜的東西都不能按照原價買回來,哪怕是砍掉“一元錢”也是很有成就感的一件事情,對于朱麗莎來說。
可能是被朱麗莎的體貼的話說到心上了,也許是朱麗莎口口聲聲地叫著“老板”讓服務員感覺自己真的有種做老板的感覺。總之,服務員答應幫朱麗莎去問問店長,看看店長的意見。
最后,朱麗莎成功地以“130”的價格買下了這件毛衣。朱麗莎終于開心地帶蘭雅荷去商業(yè)街的小吃店吃東西了。
“蘭雅荷,你是我在流雅最好的朋友和姐妹,我買下這件衣服送給你,當作對我們姐妹情誼的見證。”朱麗莎學著電視劇里那種小女生的樣子,矯情地說著,讓蘭雅荷又氣又腦,拿她沒有辦法。
“要不要學人家桃園三結義?”蘭雅荷打趣朱麗莎,說來還真有那種感覺,何況這里也是一個市井之地,和當初桃園的遇見還真有些吻合。